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问教 | 追求先进教育的国际学校,也难逃应试升学率这个怪圈

时间:2019-11-03 07:0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伴随财富的增加,我们的教育追求也越来越高,国际学校成为其中追逐的重点,近期不断有人咨询,我把过去的文章再整理供大家参考,本篇为其二。

问教 | 追求先进教育的国际学校,也难逃应试升学率这个怪圈

  在择校时,如果家长坚持认为国际学校是不二之选,这时家长和孩子往往会困惑于读哪种国际学校?到底应该看重什么?

  学校评价是复杂而且专业的问题,为了接地气,我从老百姓角度谈一点看法,当然,这中间肯定有一些理论不甚正确,本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是国际学校,或者说国际学校的分类。

  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是指外国人子女学校,是由教育部严格审批的,目前全国有100余所,名单可以去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查询()。此类学校只能招收外籍人士,部分招收有国外绿卡的学生,不允许招收中国学生。当然,其课程也基本上是根据相关国家的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制定的,完全与中国教育不相关,如顺义的英国人学校、亮马桥的德国人学校等等。

问教 | 追求先进教育的国际学校,也难逃应试升学率这个怪圈

  我们目前讨论较多的国际学校,其本质都是私立性质的中小学,即民办学校。随着出国热兴起,这些民办学校纷纷打起国际学校的旗号,但这只是学校的市场定位而已;虽然开办国际课程,却并不是官方原来定义的国际学校,这是需要明确的。

  此类学校虽然开设了国际课程,但根据我国的法规要求,也必须同时开设基本的历史、政治等课程。不过在实践中,一些学校阳奉阴违,实际没有开设。

  因为留学热,加之国家停止对公办学校国际部的审批,民办国际学校最近两年异常火爆。过去一些招生困难的私立学校,一旦改名为国际学校,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颇有“草鸡变凤凰”的味道。

  二、在高中阶段,公办高中国际部与国际学校的选择上还是比较清晰的,大家最后看的都是升学率。

  一所学校肯定不能以升学率来简单评价,但社会或者说老百姓的评价,往往是功利的,核心还是升学率。因此,很多国际学校虽然经常讲自己的各种先进理念,鄙视惟成绩论,但最后用来吸引学生家长的,无一例外还是名校录取率。

  前两天,我看了一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的网站,这所在国内国际学校圈如雷贯耳的学校,其网站首页映入眼帘的还是学校骄人的升学榜。我们追求了半天的国际先进教育,最后还是回到了应试升学率这个怪圈。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这个做法,如果在校本部可能是要受罚的,因为国家明令禁止中学发这种升学榜。但到了国际部,却习以为常,也是颇为奇怪。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国际学校无非是另外一种“应试”教育,应试的对象换成了美国、英国的大学而已。

  无论正确与否,大家更喜欢按这种标准评价学校好坏,各地也都有一批耳熟能详的名校,我就不再给他们做广告了。此类学校多以公办中学国际部为主,也包含了少数私立民办国际学校。也就是说,按这种标准,到底是选择普通国际学校还是公办中学国际部,答案一清二楚。

  其实有资格困惑的人不多。最近两年,随着低龄留学热的兴起,国家相关部门对公办中学开办国际部实行控制,公办高中国际部尤其是著名中学国际部录取分数迅速攀升。

  2013年北京公办中学国际部录取分还比校本部低20-40分,但是2015年起,这个差距迅速缩小,开始拉齐,甚至反转。比如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实验中学、十一学校等中学国际部的录取分数现在已迅速超越校本部,尤其是2018年拿下三个哈佛录取生的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

  我原则上也支持选择公办中学国际部,但理由稍有不同。第一个原因就是同学因素。一般来讲,公办中学国际部利用公办学校原来的品牌,聚集了比较好的生源。我们择校,其本质还是在择同学、择家长,公办中学国际部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而大量的普通国际学校,生源往往参差不齐,加之管理比较松懈,环境与氛围并不理想,所谓近墨者黑。早年所谓的贵族学校一直发展不起来,有一个原因也在此。

问教 | 追求先进教育的国际学校,也难逃应试升学率这个怪圈

  第二,从功利一点的角度出发,公办中学国际部的确名校概率更高。这些好的公办学校国际部以及少数国际学校,经过长年累积,在国外著名高校那里已经有了很好的声誉,被这些海外名校打了标签,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类似我们的重点中学名单一样。比如师大实验中学竟然在一年中有3个学生拿到哈佛的通知书,的确创造了大陆的历史,非常罕见。除了学生本身的优秀,背后反映的还是大学对这类中学评价的信任。

  选择这类学校,首先需要的是成绩,光有钱没用,因此多数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与困惑的资格。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