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靶向监督推动“十三五”教育规划建设提质增效

时间:2019-11-03 04:4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在莆田的人们,从身边的点滴变化里,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感受我市教育强市的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7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正是顺应民心之举。如今进展怎样?

  民之所盼,就是人大履职所向。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十三五”教育建设列为今年重点监督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一线走访座谈,直奔问题、靶向监督,推动规划建设提质增效,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靶向监督推动“十三五”教育规划建设提质增效

  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

  回应关切为民履职

  磕蛋下锅、挥铲翻炒……幼儿们稚嫩的小脸、可爱的小手和像模像样的动作相映成趣。近日,在今秋正式开园的城厢区实验幼儿园滨溪园区教室内,这一幕让一批特殊的“客人”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也感受到幼儿园的特色办园理念。该园是城厢区教育民生补短板项目之一,也是全市“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76所中小学幼儿园之一。

  这批“客人”是莆田市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人大代表,对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10月16日至17日,代表们先后深入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秀屿区、涵江区,实地调研教育项目建设等情况。在听取市政府关于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后,代表们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等方面畅言献策。

  引起代表们热烈讨论的是,虽然我市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下大力气,但教育发展的力度还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求度。省人大代表、莆田学院副院长蔡晃说,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扩容改建旧城区教育设施,适度统筹考虑新的拓展区学校规划布局,加快完成“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7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任务,提前谋划“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与会省人大代表们的共识,也是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切的热点。早在此前的多次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教育民生,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于这样的高位谋划,近年来人们感受到全市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也看到教育类项目从“量”和“质”两方面增加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新时代,新形势,也给我市教育事业带来全新的挑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军说,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有学上、上好学、方便上学、培养好学生”方面聚焦发力,推进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乡村弱、城镇挤”“入园难、入园贵”和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等难题和短板,已成为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级各部门要时不我待,增强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密切配合、强化保障、齐心协力,如期高质量完成“十三五”期间规划的76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任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靶向监督推动“十三五”教育规划建设提质增效

  实地调研了解进展。 何云基 摄

  深度调研 急民所急

  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代表们摆事实、讲问题,对人民群众遇到的入学难题“刨根问底”,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探本溯源,并逐一摆在政府部门面前。

  早在今年初,经过充分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情况列入年度重点监督工作计划,并筹划广覆盖、多层次的专题调研,真切急民所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进行多次全面摸底调研,形成多份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些调查报告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对补齐教育短板、均衡教育资源的恳切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一些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问题逐渐显现,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更多的期待。

  解民所惑,行稳步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暨机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和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走访部分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于10月11日再次展开教育专题调研。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