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拥抱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见闻(四)

时间:2019-11-03 04:0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拥抱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见闻(四)

10月9日,新疆于田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学员买提卡斯木·买买提(右三)在他投资创办的挂面厂里与学员员工一起交流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崔志坚摄

热闹场景从清晨开始。一大早,新疆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的主街道上,学员开办的“平安”超市、“希望”拉面、“爱心”抓饭等开门迎客,顾客络绎不绝。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培养下,学员从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不少学员由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稳定收入,有了生活追求,还有一些学员勇敢创业,用奋斗让人生变得精彩。

“希望”拉面放飞希望

天刚亮,“希望”拉面馆坐得满满当当,热气腾腾的拉面香气四溢,不断上桌。53岁的店主阿它吾拉·木巴热克也当起了服务生,挽起袖子忙得不亦乐乎。

阿它吾拉是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学员,5个月前,他投资12万元开办了“希望”拉面馆,聘请的16名员工都是培训中心学员。

“我曾经迷失在宗教极端思想的深渊里,干了违法的事,刚参加培训时情绪低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阿它吾拉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辨别是非能力提高了,与宗教极端思想彻底决裂,并在培训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创业发展。

店里主要售卖拉面,配菜颇为丰富,有过油肉、家常菜、茄子肉等品种,一份12元,公道实惠。“每天能卖出四五百份呢,我想很快就可以回本赚钱了。”阿它吾拉笑眯眯地说,员工月工资最低2000元,最高3500元,大家都很满意。

阿它吾拉和员工住在拉面馆附近的社区公寓楼里,上下班很方便。他和妻子一起生活,外孙女放学后也回来住,周末最热闹,女儿女婿都会来探望。每次和孩子一起聊聊收获,心里特别踏实。他看到希望就在身边,就在前方。

“我妈妈有时候也来坐坐,她说村里干净了,村民精神面貌好了,教导我要懂得感恩,不能再受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阿它吾拉这样回答母亲:“我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做了错事,党和政府不但没有抛弃我,还挽救了我,我怎能不感恩呢!”

现在,这家人都积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5岁的外孙女会唱不少歌曲,经常纠正阿它吾拉的发音和曲调,这让他又高兴又有点不服气。

“为什么叫‘希望’拉面?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希望。”阿它吾拉说,将来要把“希望”拉面开到内地城市,在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人生价值。

“做梦也没想到拥有国家专利”

在和田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记者漫步参观,被一阵浓浓的香气吸引到了手工食品加工实训基地的打馕厂。

热热的馕源源不断从馕坑出炉,从和面到装箱所有工序均流水线作业,颇有“工业美感”,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独立箱体的电馕坑。

今年6月25日,培训中心干部阿卜来提·阿卜杜合力力带着6名懂电工、会铁艺的学员一起研发这个电馕坑,经过一个月时间研发成功。“培训中心提供了免费场地,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多次改装调试。如果没有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设想最终只能是个设想而已。”阿卜来提说。

目前电馕坑已经有四代产品,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和“阿凡提”商标,已销售34台,其中内地21台。“电压温度都能调节,一个小时用5元钱的电可以打130个馕,环保无烟,方便节能,最重要的是我们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和味道。”阿卜来提说。

7名专利人已经开始享受专利带来的福利,每售出一台电馕坑,利润里都有他们的专利费。如今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在抓紧生产。

馕坑的不锈钢外壳是学员艾尔肯·阿卜杜外力制作的。“我当了40年铁匠,做梦也没想到会拥有国家专利,申请到专利后我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终于有自己的事业了!”他咧着嘴一直笑。

当股东的感觉真好

在于田县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工业园区,有不少企业是在政策扶持下学员自己创办的。一些学员联合投资办厂,成为股东。更多学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脱贫致富就在眼前。

记者在印刷厂和学员买提卡司木·吐地交流,“业务忙得很,政府单位和企业都很支持,给了不少订单。”他说。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