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创新多元化培训模式 打造“学在经开”教育品牌——九江经开区着力实施教师队伍提升工程

时间:2019-11-01 14:0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九江新闻网讯(蔡锦成 朱淳玕)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九江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学在经开”教育品牌,将2019年作为“教育质量提升年”。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学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多元化”培训模式,制定了《九江经开区2019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以创新促进发展,以改革加强管理,以规范提升质量,努力推进更优质、更均衡的“四有”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着力实施教师队伍提升工程。

QQ截图20190513181137

 按需施训促实效,推进“五个一批”工程

九江经开区着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打造一批知名校长,开拓教育发展视野;培养一批名师,提升教育整体质量;锻造一批优秀管理干部,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水平;成就一批优秀班主任,促进两区(城区和园区)教育优质均衡;成长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目前已完成新教师、办公室主任等共计200余人的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在讲座与实操的基础上,另外安排了互动与研讨环节,更加凸显培训实效,反响较好。

QQ截图20190513181155

“双向” “全员”促均衡,推进素质提升工程

2019年,坚持 “双向培养” 和 “全员培训”机制相结合,每年投入500多万元,全区教师人均培训时长80小时,培训覆盖率100%,培训人次达1200多人次。一是按省、市安排,扎实有效抓好“国培计划”与“全员培训”的管理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中心教研组”工作,定期开展“同课异构、评议交流、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组织全区教师优质课比赛,以赛促教。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定期开展“名师讲坛”。 

校本研修促实训,推进业务提升工程

校本研修是一项基础性培训工程,九江经开区建立了区、校两级校本培训制度,构建文教局、中小学校协同管理网络,构建管理、学习、激励、评价等机制,完善保障体系。通过“青蓝工程”、“校级交流”、“校本教研”等方式,开展师德师风、心理健康、学科素养等方面的活动,实现校本培训的优质化、多样化,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校际交流促合作 ,推进特色构建工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在校际交流方面,九江经开区主动作为,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理念、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助推学校文化“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构建工程。目前已搭建高水平区外交流合作学校共计10余所,初步形成长江文化、院士文化、匡庐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专家引领促发展,推进基地构建工程

为落实“教育质量提升年”发展目标,促进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的生根落地,九江经开区着力落实“1+1”培训机制,即:一是建立一个高水平的专家培训团队(外聘专家与本土名师专家库),依托专家引领,助力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理论与业务水平;二是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基地,依托现有优势资源,推进以九江市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经开区教师培训基地的工程构建,确保教师培训有地点、有落实。

QQ截图20190513181218

扬帆起航正当时,九江经开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不断努力。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