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留学有幸入中华 累累硕果满枝桠

时间:2019-11-01 13:0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留学有幸入中华 累累硕果满枝桠

留学有幸入中华 累累硕果满枝桠

  李晓芳在孔子学院总部留影

留学有幸入中华 累累硕果满枝桠

  白玫(左二)一家

留学有幸入中华 累累硕果满枝桠

  莱昂近照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值得关注的是,来华留学生的学科分布更加合理,学习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仍排名首位,占总人数的48.45%;学习工科、管理、理科、艺术、农学的学生数量增长明显,同比增幅均超过20%。此外,2017年来华留学生中,自费生达43.06万人,占总数的88.03%。

  中国的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赴中国留学,他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感受中国的蓬勃发展,深入了解中国。

  本报对6名来华留学生进行专访,听他们谈谈留学中国的收获。

  “快成中国通了”

  于璐嘉

  “留学中国,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深层次认知。我不仅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而且深入接触中国社会,尽力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态势。”来自埃及的李晓芳告诉笔者,留学中国让她收获颇丰。

  李晓芳到中国留学,缘起于在开罗的汉语学习。“当时,我们中文系主任也是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李晓芳说,“在她的建议下,我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最终获得了汉语水平5级证书和孔院的奖学金。”受益于孔子学院奖学金的资助,她到中国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李晓芳说,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小时候,我会站在镜子前模仿电视上记者说话的样子。”到中国读书之前,她已经被新华社聘用,留学中国对她将来的工作会更有助益 。

  在中国学习已近1年,李晓芳说:“感觉我快变成一个中国通了。”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让她可以近距离观察中国社会,并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暑假,我去了重庆和成都,体会到了中国南北方之间的差异。非常有趣!”在李晓芳看来,这种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让她受益颇多。

  在留学期间,李晓芳也常常观察中国文化与埃及文化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我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李晓芳说。

  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黄蓓蕾

  白玫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博士生,今年是她到中国的第14个年头。最开始,白玫随丈夫从伊朗来到中国。2010年,她考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国际经贸,成绩优异,成为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后来,白玫继续在北京语言大学深造,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博士。

  白玫告诉笔者,留学中国最大的收获来自学业。通过努力,白玫在硕士毕业后,可以教外国人学汉语。同时,她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也更好融入了中国的生活。

  白玫给笔者讲了一件趣事,她初到中国,朋友邀请她到家里玩,恰逢春运。“我在中国除夕那天,到火车站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买票,却无功而返。后来才了解到,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大家都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火车票如果不提前预订,很难买到。”白玫笑着说。

  “中国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我看到中国人一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非常感动。”今年春节,白玫邀请在中国的伊朗朋友到家里包饺子,感受朋友聚在一起的温暖。

  “目前,我的丈夫在中国工作,两个孩子在中国学习。虽然我们的生活压力较大,但能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让我觉得留在中国是非常值得的。”白玫说。

  学习中文 了解中国

  于璐嘉

  谈起如何与中国结缘,来自格鲁吉亚、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的妮娜说:“2014年我读大二,在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开始学中文。虽然大家都说中文难,但我不这样认为,觉得它特别有意思。当时,在我们学校读书,会有到中国留学的机会,但没想到很快我就有了这个机会。”随着学习中文的深入,妮娜发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是自己愿意做一辈子的事。

  “也因为对中文的喜爱,我放弃了原来的专业‘美国学’,一门心思到中国留学。” 妮娜说。

  妮娜将自己到中国学习的收获概括为3点:一是接受了高水平的教育;二是了解中国;三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锻炼。

  “中国人超级努力。”妮娜说,这是她对中国印象最深的一点,“我希望自己也能不断努力,实现梦想。”

  实现梦想

  黄蓓蕾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