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欧阳兴报道:黄溪村,这个让村民们腰杆子硬起来的村庄,位于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距县城20公里。2008年以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闭塞,产业匮乏,人心散漫。而如今,走进黄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别墅式洋房、郁郁葱葱的产业基地和错落有致的标准厂房……经过数十年时间的演变,这里已成了全市乃至全省众人皆知的先进模范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丽宜居村庄”。
从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小康村,黄溪村蝶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年过六旬的村总支书记数十年善谋实干、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这位书记的名字叫——徐万年。
因地制宜谋发展,铺就致富路
“不领一分钱工资,不拿一分钱补贴,不报销一分钱差旅费。”2008年11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第一天,徐万年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庄严许下承诺。对他而言,这既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决心,一份带领村民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奔向致富之路的决心。
蚕桑产业是黄溪村的传统产业,为因地制宜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徐万年多次上门动员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发展蚕桑,并通过多方努力引进江西省蚕种厂,合作推广科技养蚕。在他的推动下,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空前高涨,黄溪村率先在全县建设大蚕棚、小蚕工厂、蚕茧收烘公司,有效延伸和完善了养蚕、制种、售茧的产业链。如今,全村桑园面积从2008年几近荒芜的50亩扩大到现在连片优质高产桑园1000多亩;年制种10万张,占全省制种量的45%;小蚕工厂辐射到全县13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从业贫困人数达4000余人,产值达2000多万元。
蚕桑产业壮大发展后,他把目光瞄准了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土地。动员农户从自家“一亩三分地”中跳出来,推行“确权确股不确地”,全村耕地一次性流转,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过几年的发展,黄溪村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得到统一流转,建成“网格化”灌溉渠5000米,平整格田面积1600亩,田间机耕道全覆盖,为全面推行大户承包、规模种植奠定了基础。 目前黄溪村基本形成蚕桑、蔬菜、茶叶、花卉苗木四大主导农业产业,建成修水县西片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一组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发展农家乐15家,村民全面增收致富,实现了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的“四有”目标。黄溪村也由贫困村变成产业大村、经济强村,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全村241户贫困户如期脱贫,率先在全县成功“摘帽”。
引领村民旧貌换新颜,挣脱“旧窠臼”
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改变村容村貌成为徐万年心头大事。针对黄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现状,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统规自建、分步实施、配套到位的思路,本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设施、凸显社区功能”的理念,分四期将黄溪村建成全县最大中心村,把全村16个自然村庄集中搬迁到中心村,实现就地城镇化,吸纳群众509户,村民集中居住率将达到98%。500多栋连体式独立庭院整齐排列,配套建有休闲广场、路面硬化、安全饮水、宽带入户、健身器材、绿化亮化等设施,文化中心、医务室、农贸市场等服务功能齐全,同时建设了全县首个村级保障性住房居住点、大型的村级垃圾处理焚烧厂和村级公墓区。
现如今的黄溪村,“住在土坯房、做饭烟尘扬,晴天一身土、雨天踩泥浆”的历史已一去不返。一排排别墅式楼房红砖黛瓦,粉垣红墙,房前屋后的鲜花姹紫嫣红,街道路面宽敞洁净,处处洋溢着一派新农村的气息。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