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播种绿色文明共建美好校园

时间:2019-10-25 09:4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安徽省全椒县江海小学创建于2010年8月,由一所村小的500多名学生发展成为现有53个教学班,学生2772人的特色小学。

学校以“方寸海纳、知行无涯”为校训,设立科技、读书、艺术、感恩、体育、劳动六大文化节,自建校以来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锤炼坚强党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江海小学是滁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滁州市“微教育”特色学校,班子团结上进,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四微”活动。

“微党校”创建了“全椒县江海小学党支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拓展教师党员学习教育新平台,介绍党史、党章、党建内容。“微党课”是在党员活动日,精心准备10分钟左右的微型党课。“微竞赛”开展党员教师演讲、讲故事、拔河等比赛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微沟通”是党员之间进行10分钟的阅读交流,到学生家中家访半小时……利用零散的时间开展小型活动,化零为整。“四微”活动得到了党员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

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每颗星星熠熠闪光

学校是省教育厅表彰的“安徽省留守儿童之家示范学校”。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案例在全省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暨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学校留守儿童191名,一个个留守儿童就像闪闪发亮的小星星。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一是设立留守儿童QQ群,师生、家长在线交流互动;二是心理咨询专家团队专业辅导,信箱答疑;三是建立“星星空间”——留守儿童网上家园;四是编写留守儿童电子报刊——“星星报”。实行1名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结对帮扶2名留守儿童的“1+2”和爱心伙伴“多帮一”的工作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交流沟通服务,实现了留守儿童学业水平有效提升,心智健康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目标。以期达到“为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奠基!”

实施优质课程,发展核心素养

学校全方位推动阅读课程,三至六年级每两周一节图书馆阅读课程,优秀教师领诵的每周经典诗词诵读,优秀学生每天午间的书声琅琅广播栏目。同时推动家庭阅读,班主任实施每日阅读打卡,学校开展亲子朗读比赛,遴选出的家庭分别在县、市级获奖,其中应纯羽、谈采薇、张弛家庭均获得安徽省优秀书香家庭称号。

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组织开展全校足球联赛,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足球校队,聘请教练每周5次专业训练,经常在县、市级比赛中赢得荣誉,纪乐畅同学入选安徽省最佳球员,参加2019年全国足球夏令营安徽赛区比赛。本学期还在三、四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引进专业足球教练实施教学,使足球运动在校园得到了更广泛、更专业地推动和发展。

学校建设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舞蹈、电子钢琴、绘画、电子书法、机器人、3D实验室、3D打印室、心理咨询室、科普体验馆、合唱、图书等功能教室,开设了艺术活动、阳光健康、人文交际、学习创新等四大类50余种社团课程。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里结识了伙伴、找到了兴趣、发展了特长。其中机器人、合唱等社团都在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科研兴校,质量强校,造就一流教师

学校教师164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实现双班主任制,以求师资搭配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每个新学年,学校便在教师分工分课上下功夫,将教学骨干分散到各个年级中,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核心人物。

学校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共主持五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JG10152)结题,国家“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之子课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立项编号:BCA110020),结题获“优秀”等级。目前三项课题在研究中。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把“科研兴校”作为立校之本,落到实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美化校园环境,构建生态绿色校园

江海小学是滁州市“绿色学校”,政府累计投入422多万元,美化校容校貌。学校有2000多平米由树木、花卉、草坪、鹅卵石小路为一体的生态园和300平米各种蔬菜的种植园,园内玲珑的花木、蜿蜒的小路相映成趣,品种繁多的树木、蔬菜郁郁葱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游玩、休息、娱乐、活动、实验的好场所。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