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高校科学营营员日记:了解车轮上的中国 感受赛车乐趣

时间:2019-10-21 15: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吃完早饭,我们驱车前往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天色灰蒙蒙的,却影响不了我们高涨的热情。不一会儿,几粒晶莹剔透的雨滴落了下来,打在我们头上,带来些许凉意。匆匆赶到吉大仿生楼前,高校科技营新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

在仿生楼报告厅,我们聆听了马芳武教授“关于智慧城市与未来交通出行的畅想”的讲座。在他的演讲中,我们了解了许多未来交通工具的大致模样,5G、管道交通、新能源、共享……,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更有趣。那样的未来并不遥远。而通过我们的勤学、勤思、勤练,能让那样的未来更近。这也是马教授对我们这些年轻学子的希望和勉励。

辞别了马教授,我们参观了汽车实验室、车身实验室、热能实验室和内燃机实验室,其中还有几个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面陈列的新成果将在未来几年商业化,装配到我们的汽车上。那可是高度机密,不能拍照。虽然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它们的工作原理依然懵懵懂懂,但还是觉得“真是太高大上了”。除此之外,其它的设备还是可以拍照的,只是有好多啊!

在南岭校区午餐休整后,我们再一次来到仿生楼报告厅,聆听了另一位教授——王建华的“车轮上的中国”的主题讲座。王教授从“车”的古汉字开始,引领我们了解了汽车的演变历史以及未来的出行工具。

讲座结束后,我们坐在文化活动中心门外的台阶上,与吉林大学极速车队进行了互动。在车队成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吉大车队曾4次荣获全国大学生F1方程赛的冠军,而且即将出征参加国际比赛。真棒!当然,在活动中我们也了解了赛车的一些知识,例如赛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光滑的。原来赛车的车轮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热熔胶。这种材料在摩擦生热后会产生大量的阻力,从而阻止赛车飞出赛场。又如赛车的车身是用轻型材料制作的,为的是减少车重,从而提高车速。最后,赛车手还展示了漂移等特技,令我们情不自禁的叫好连连。

晚上,还是在南岭校区,我们在二号教学楼的教室里进行未来交通工具创意大赛的赛前准备。我们汽车营三班被分成了三个组,分别是越野组、竞速组和造型组。今晚我们的任务就是组装模型车。面对零零碎碎的配件,我们很是迷茫。但在学长们的帮助下,我们也慢慢做得似模似样了。熟能生巧,期待明天能继续设计组装模型车。    

今天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前天晚上刘振泽教授送给我们高校科技营两套自己的著作,大家都想得到,所以就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归属。于是乎,我们的陈曦瑜成为了锦鲤之一。真是太幸运了!

今天的天气有小雨却很凉爽,就像我们有些小累切很充实、快乐!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