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时间:2019-10-21 15:0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当地时间3月23日,罗马城郊的马达马别墅吸引了上百位记者,中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在这里举行会谈,共同见证了29项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的签署。尽管遭美国“反对”,意大利仍旧作出独立判断,正式成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G7国家。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用“里程碑”形容这一合作:“目前,‘一带一路’多数签的还是发展中国家,意大利是发达国家、也是欧洲重要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发达国家合作,我们在技术、人才交往上,不仅对中国,对其他欧洲国家,也有一些示范和辐射意义。”

  位于古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和意大利,在2019年春天为上千年交往史续写了最新的篇章。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引用意著名作家莫拉维亚的一段话所说: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

  中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引领中意关系进入新时代。古丝绸之路长安与罗马的对望成就了无数友谊与合作佳话,今日再牵手,做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我们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为意大利提供了增加对外经贸往来等多种机遇。”意大利总理孔特表示,期待出席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意开展战略对接,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还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洲人民。

  意大利是欧盟创始成员国之一,62年前《罗马条约》的签署被视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中意关系,也一直走在中国同欧盟国家关系前列。“中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愿同包括意大利在内欧盟国家一道,深化中欧合作”“意方致力于推进欧中关系深入发展”……两国领导人的积极表态,为深化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描绘了美好前景。

  煦风送暖,亚平宁半岛见证中意关系新的里程碑。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的历史性访问,对中意双方在互利共赢道路上行稳致远,对促进中欧互联互通乃至世界发展繁荣都具有重大意义。

  千年丝路,跨越古今。中国和意大利两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马可·波罗,到立志于从事中意友好事业的年轻学子,从造船业到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在友谊的百花园中,一朵朵艳丽的花朵次第绽放,铺陈出中意友好合作的美丽画卷。

  “交流互鉴,让文明充满活力”

  水城威尼斯流水淙淙,鲜花吐艳。乘坐贡多拉穿行水上,前方出现一座淡黄色的五层房屋,其外墙悬挂一块牌匾,上面印着几行意大利文:马可·波罗故居。他到遥远的东方去旅行,并描绘了在那里的经历。

  据史料记载,马可·波罗青年时随父亲和叔叔经古丝绸之路前往中国,在那里居住了17年。根据他的口述见闻写成的《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激起欧洲民众对东方的热切向往。

  在亚平宁半岛上,“汉学热”长盛不衰,一位位意大利汉学家功不可没。习近平主席在意大利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的马西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马西尼是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对两国历史交往细节如数家珍,让他十分钦佩。“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所说,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罗马人和罗马史籍称中国为‘丝绸之国’,‘丝绸’一词也因而进入拉丁文和意大利文。”

  作为一名与中国有多年渊源的学者,马西尼亲眼见证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意中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不断进步。随着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益深化,意大利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热情日益高涨。

  2006年,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学院——罗马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办的“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成为中意教育文化交流的新桥梁,在加深两国教育文化领域合作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流互鉴,让文明充满活力。”马西尼表示,回顾过去,意中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意中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同中国伙伴携手打造更强的竞争优势”

  3月初,意大利邮轮制造商芬坎蒂尼集团为中国市场量身订制的邮轮“歌诗达威尼斯号”从意大利东北部的里雅斯特市起航。邮轮将以马可·波罗东行线路为参照,途经地中海、中东,驶往东南亚和东亚,最终计划于5月18日抵达上海。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