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与first相比平遥电影展有什么不一样?

时间:2019-10-20 11:0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时光网讯 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接近尾声,“非西方”,“青年影人”的定位让平遥国际影展受到了不少的关注,时光网在影展期间访问到影展创始人贾樟柯导演及本届影展青年导师谢飞导演。同样关注新人导演的新作品,在被问到与其他电影节特别是first电影节的区别时,两位给到了不同角度的答案。


与first相比平遥电影展有什么不一样?

贾樟柯媒体群访会回答时光网提问


  贾导坦言没参加过first,平遥影展旨在提供公平透明的平台,不经营导演,不参与不介入项目,只做中立平台,在记者追问青年导演扶持方面,贾导表示平遥只做交流不做培训,并且拿釜山电影节、金马电影节举例,坦言自己非常不喜欢在影展期间举办的“电影教育学院”,“电影不是十天就能学会的。”


谢飞导演则是从影片地域角度出发,并谈了first电影节的发展历程,从关注学生短片开始到发展长片,并举例first电影节举办至今,的确帮助了很多目前已颇有成就的导演走进电影工业。以下是两位导演答时光网提问实录:


贾樟柯:我没有参加过FIRST,所以我很难去比较。对于年轻导演来说,我觉得平遥秉承的是一个创办平台的概念,而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他应该有良好的、公平的、透明的这种机制,让每一个来参与的年轻人在机遇上是公平的,是透明的。


  当然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是平台要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平台就是要聚集资源,年轻导演来你这了,得不到任何帮助,也找不到好的制片人,找不到好的投资公司,找不到好的发行商,也找不到知音,也没有人跟他交流,然后就结束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是做好平台,让我们这个平台是高效的,效率非常高。


与first相比平遥电影展有什么不一样?

贾樟柯媒体群访会回答时光网提问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今年的创投全部是人工排期,其实这个花两万块钱就可以做一个电脑的排期的约会,因为你要约一个项目,两三万块钱就可以做个系统,很简单,给你排好了。


  但是我们全部是纯手工,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变动的,需求是在变动的,我们创投部门的同事每天熬夜到四五点,不停地更改那个排期,动态的,满足所有产业嘉宾动态的需求,非常灵活,非常人性化,这就是我们所想做到的,平遥国际电影展把平台做好。


   另一方面就是要聚集资源,今年我们所有的大的制片公司,小的制片公司都有代表来,给你数得上数的都在平遥,那么他们在听这些项目,接触这些年轻人,我觉得这个首先对我们来说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平台做好。


   平遥国际电影展一直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希望是一个中立的平台,我们不介入、不参与任何具体的运营拍摄,我们不参与,不介入这些项目,我们更不去经营导演,导演是自由的,我们只是平台,每一个导演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常客,也可以变成我们的过客,我觉得提供这种客观的、中立的这种高效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就是电影的教育,我们在平遥,我们做教育,但是我们不做那种培训,怎么说呢?就是学习电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非常讨厌在一个电影节做个电影学院,无论是釜山电影学院,釜山电影学院我当过院长,我很不喜欢,包括金马电影学院,我也很不喜欢,开玩笑呢,电影一星期就能学出来?学不出来的,但是可以交流。


  所以平遥我们一开始就不做这种东西,我们就做什么呢?我们就做大学生的交流,我们有平遥一角,他们互相放放短片,知道同龄人在做什么,然后大家有收获,互相认识了,可能变成工作的伙伴、团队,然后之后他们一代人一起成长,这个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做一个平遥电影学院,因为这是对电影教育的不尊重,十天怎么可能完成一个教育呢?


与first相比平遥电影展有什么不一样?

谢飞导演接受时光网专访


谢飞:FIRST最早是做短片起家的,我给他们当顾问的时候反复建议,短片也要做,但是短片是各个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手段,各个学校也在评奖打分,我觉得普通观众不是特别有兴趣,而且一部短片还不能证明青年电影人的成熟,他还是在学习过程中。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