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2019重庆遴选公务员材料分析题: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10-09 19:0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多项政策措施配套出台:新企业注册“立等可取”,“营改增”为企业减负超5000亿元,适当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些政策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提振了企业家的信心。

当前,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争夺的新战略制高点。美国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德国加快推进“工业4.0”计划、英国深入规划工业2050战略,不仅体现出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调整,而且反映出各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痛定思痛后获得的深刻教训:大国经济唯有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公解析】

[权威论述]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习近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习近平

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习近平

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习近平

[原因]

一是由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作为解决中国经济当前关键短板的“牛鼻子”,要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化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差距难题。

二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在我国工业全部22个大类中,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吸引投资回流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这是当前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和提升发展质量的背景所在。

三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现实决定的。

我国很多产业的规模都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我国经济仍存在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与发展空间有限的挑战。要进一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就必须尽快实现增长模式从传统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提升,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

[面临的挑战]

一是产品品质“高低”错配。部分高品质、高性能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优质高端生活必需品和农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二是市场供求“内外”不匹配。加入WTO以来,国内新增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口国际市场的,产品规格、标准等与国内不尽一致。一旦外部市场需求出现波动,相关行业供求矛盾势必凸显。

三是产业链“上下”游尚未形成良性循环。原材料等上游行业显著好转,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效益大幅增加;中下游制造业有所改善,但产品价格、效益均明显弱于上游行业。这种分化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供求关系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扩大再生产不畅,整个社会的上中下游生产链条传导还不顺畅。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