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时间:2019-10-04 21: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四点,广东警方开展代号为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出动公安、武警、边防等3000余警力,对陆丰涉毒严重的“第一制毒村”博社村开展“清剿”行动,一举摧毁以为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剧照

电视剧《破冰行动》便是取材于该案件。这部刑侦题材的电视剧于5月播出。目前,该剧收视率稳定在1.3%左右,豆瓣评分高达8.4分。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剧照

作为国内涉案题材的佼佼者,《破冰行动》编剧陈育新曾创作过《红蜘蛛》《征服》《湄公河大案》。在陈育新看来,博社村一案像一个容器,可以承装许多社会话题。贪图暴利的村民,染上毒瘾的教师,为信仰坚持的缉毒警察……在他来看,作品要成功,最重要还是写人,写人性,讲述人物的情感和他在这个剧里面的成长历程。

创作两年 尺度大遇到投资问题

从早期的《红蜘蛛》《征服》到《破冰行动》,陈育新的编剧生涯始终与公安题材紧密相关。在《破冰行动》之前,陈育新已经写过同样改编自真实大案的《湄公河大案》。该剧在2014年登陆CCTV-1黄金档首播,最高收视率达到3.043%,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黄金档已经很久不见涉案剧的身影。2004年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涉案剧退出黄金档,国产涉案剧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沉寂。以《湄公河行动》为开端,涉案剧才终于逐渐回暖。

《破冰行动》改编自2013年广东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剧中的“塔寨村”就是案件发生地“制毒第一村”广东陆丰博社村。博社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制毒贩毒,到2013年前后,这个占地面积仅0.54平方公里、人口一万四千余人的小村庄,制贩冰毒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剧照

“博社村扫毒这个事件在媒体上扩散很大,算是一个大要案。既然是大要案,那肯定有比较适合写进剧本里面的一些东西,比如人物、事件,但案件的侦破、矛盾冲突、人物设置等还需要艺术加工。”编剧陈育新说,从真实的案件到最后的艺术加工,剧本呈现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在创作剧本时,得到了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公安部缉毒局、广东省公安厅的帮助,自己多次去广东,采访了很多推动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的关键人员,甚至自己去村里进行了一些采访,“当年陆丰制毒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是作为重点毒品监控和打击的一个地区。博社村这个地方,他们制毒比较猖獗,有一套反侦察系统,防范比较严,外地的人陌生人进去都会比较困难。”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拍摄现场

《破冰行动》的剧本创作了两年多,未拍之前,剧本就已荣获广电总局电视司、北京广电局颁发的优秀剧本奖。不过,因为尺度过大,也造成了一些投资问题,一些平台、公司不敢介入。“我们和《人民的名义》还是不一样,这个戏主要还不是写反腐,只是在破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这些阻力是被毒贩收买的保护伞,焦点还是缉毒。”

正义始终战胜邪恶

引用吴刚扮演的李维民在《破冰行动》中的一句话,不仅要“破冰”,还要“抓鱼”。“抓鱼”不止是抓毒贩,也是抓毒贩的保护伞。正如剧情一开始,小毒贩对李飞说的一句话,警队内部的内鬼,一年就要拿走300万。陈育新说,警察要突破堡垒,而这些堡垒是毒贩经营了多少年的,涉及到各个层面。

《破冰行动》热播好评如潮,专访编剧:最重要的是关注人性

剧照

在陈育新看来,像李飞这样的警察,需要把真相捅开,难度是非常大的。当年的情况下,普通民警一个月工资就两三千,审毒贩的时候,毒贩就说“我几十分钟,可能估计半个小时不到就给你挣出来”。面对正义的一方,嫌疑人还如此猖狂。在权力和钱相互勾结和利用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的民警,想要把真相捅出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大部分警察,他还是有职业精神,这个信仰还是有的。”做过包括《湄公河大案》等多部涉案剧的陈育新说,做涉案剧,警察首先是正能量,任何警察戏都必须要正义战胜邪恶,美剧也是这样,所基调肯定是百分之百主旋律。另外,再着重描写警察的命运感、家庭、周边的生活等。最后一点,就是写黑暗的一面,让人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

成功之处在于写人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