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时间:2019-09-27 16:1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公益中国 gy.china.com.cn  时间: 2019-09-24  责任编辑:信子维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赵志远(右)任教贺兰二中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赵志远(右)入户调查并慰问特殊困难家庭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2018年,贺兰县组织学生资助政策助智励志座谈会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赵志远与燕宝奖学金学子合照

资助是标 育人是本 基层教师赵志远与他的学生资助工作

 2018年,贺兰县组织学生资助政策助智励志座谈会


■ 见习记者 隋福毅

广袤的原野上,低矮的植物稀稀疏疏地散落在道路两旁,裸露在外的黄土不规则地布局在植被之中……前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也是本次行程的目的地。

贺兰县,位于宁夏平原,贺兰山赫然屹立,黄河入境而过。对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来说,贺兰县背靠贺兰山这座天然屏障,依托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然条件相对宜居。

近年来,贺兰县中心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态势良好。但在贺兰山脚下和黄河边,两地发展却分别因土壤颗粒程度高和土壤盐碱化问题而饱受困扰。贺兰全县区域发展不平衡,且有大量来自贫困山区的移民,因此,社会保障问题及扶贫压力仍然存在。

正是在这里,《公益时报》记者有幸结识了贺兰县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赵志远,也见证了他在学生资助工作上的开拓与尝试。

从讲台到学生资助中心

初见赵志远是在前往受助大学生家庭的行程中。他身材有点干瘦,头发已经斑白,但每当说起话来,你就会被他敏捷的思维、充满热情的言谈和高昂的精神面貌所吸引。

“我是一名老教师,在讲台上站了20年……”赵志远如数家珍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神情中透露出自信与满足。

1987年,赵志远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并选择回到家乡任教。他年纪轻,对工作有热情,走上讲台的第一年就担任高三班主任。

有一次,赵志远在学校里发现了几位吸烟的学生。他二话没说便准备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提及吸烟的危害问题时,其中一位学生盯着他问道:“那老师为什么吸烟?”赵志远先是一愣,接着便与学生做出一个约定——一起戒烟。

这一事件帮助他戒掉了烟,也让他深刻意识到“言传身教”的价值。

之后的20年,赵志远潜心教学,始终在思考如何成为一名让学生信服的好教师。在这片养育他的故土上,赵志远的每一次教学实践,都在丰富着他的教学经历,也充实着他的教育观。

2008年,赵志远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经常走村入户进行调研,接待寻求教育帮助的百姓。工作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贫困家庭为了孩子上学面临的诸多困难,也推动他开始思索教育与资助工作的真谛。

在11年的学生资助工作中,赵志远不仅在积极宣传和落实学生资助的相关政策,也经常以个人名义资助困难学生。这些学生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在他看来,帮助一名学生不仅是一份工作成果,更是一份心灵上的收获。

慢慢地,赵志远在学生资助工作上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意识到,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还要育其精神,在思想和心理上给予特别的关注,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促其成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人才。”赵志远说。

赵志远的“云班级”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