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职教转型 走进中小学 提供职业体验课程

时间:2018-10-10 22: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职教转型 走进中小学 提供职业体验课程)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7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显示,城六区中等职业教育压缩后,已腾退出19个校舍用于办中小学及幼儿园。

事实上,早在2015年,北京市教委提出逐步压缩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到2020年,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2015年的116所调整到6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为6万人左右;并引导东城区、西城区中等职业学校向郊区县疏解。

与此同时,由于场地、师资等限制,中小学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面临挑战。此背景下,利用自身师资与实训基地,开发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成为职业教育探索转型的方向之一。

结合需求 探索多元课程形式

“内画与平时在纸上作画的重要区别是顺序,比如在纸上画一只小猫是最后才画胡须,而内画则要最先把它画出来。”在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内画艺术体验课堂上,老师正在指导定安里小学的学生在鼻烟壶中画出艳丽的牡丹花。据了解,北京市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正在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职业体验项目,让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小学。

例如,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推出文化类、科学类、职业体验类、生活技能类等10大系列的100门课程;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开发应急文化类、职业岗位类、综合素养类等课程共51门,本学期已有20余所学校20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

记者注意到,职业学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形式多元,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据了解,北京现代职业学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包括基地授课,即学生来到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和职业体验室开展活动;送课下校,即将资料包和学材等送到中小学校进行授课;专门定制,即结合学校需求,调整课程设计。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推出了嵌入式和短期集训式活动,利用期末考试结束后的一周,让孩子进行职业实践,或举办冬令营与夏令营。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校长朱林海认为,职业学校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全面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也是职业学校转型的重要方向,是一条职普双赢的道路。

依托政策 职普融合实现双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教研室主任刘海霞介绍,这一转型方向依托于国家政策背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职业体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刘海霞看来,职业学校通过转型,能够利用起自身师资、课程、场地资源,解决中小学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困难。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薛凤彩举例说:“我校实训基地是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可为中小学生的职业认知提供先进设备,如《电影编导之旅》这门课,让学生走进影视基地教学工厂,通过脚本编写、前期拍摄等,进行电影编导职业体验。”

对职业学校而言,这样的转型还有助于解决生源问题,拓宽办学思路。刘海霞介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终身化教育;当前外界环境激发职业教育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加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例如,为中小学提供职业体验课程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薛凤彩表示,转型过程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团队社会调研、课程开发等能力的提升。她感受到:“我们的课程和老师走进中小学校,让人们感受到职业教育的价值,提升了职教在整个社会的存在感和认可度。”

关键词

师资 发挥教师专业优势

在职业教育转型过程中,老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主要授课人。薛凤彩介绍,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如服装设计专业、烹饪专业分别推出了《小小服装设计师》、《小小厨师》等课程。

在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数字媒体设计课老师发挥美术功底,开发了“妙手丹青工艺师”等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卫生课程教师利用专业知识,开发“伤病急救与预防”课程……

尽管具备专业优势,职业体验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多挑战,薛凤彩表示:“教师需要成为 多面手 。”

为此,许多职业学校注重师资培训、为老师们创造丰富的学习机会。比如,北京现代职业学校鼓励老师“走出去”,参加中医药调剂员、茶艺师的培训和考试,送老师到中国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进修,到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同时将非遗大师“请进来”,向老师传授技艺。

课程 从需求出发完善课程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