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如何打造職業教育高地

时间:2019-09-19 13: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江蘇徐州:老工業基地如何打造職業教育高地

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學習 閆峰攝

普職融通為職業教育提供原動力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清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三年前,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向他求援,轄區內的企業有6000個崗位急需職業院校的畢業生補缺,但他把當年的所有畢業生都“扒拉”了一遍后,依然無法滿足需求。

因為各種原因所致,徐州市高中階段的生源人數曾經歷過一個低谷期。2011年的時候,全市生源人數在13萬人左右,從2012年開始以每年1-2萬人的速度急劇萎縮,到了2016年降到谷底,全市生源僅有7萬人左右,數量較2011年縮減了近一半。從實際情況上來看,受生源萎縮影響最大的就是職業教育。“那個時候也是招生最困難的時候。”徐州技師學院院長唐自強証實了這一點。

作為1956年創立並由四所學校合並而來的職業院校,徐州技師學院目前設有12個二級院部50余個專業,“2014年至2016年前后的招生確實經歷過很大的困難,很多專業招生計劃無法得到滿足。”唐自強告訴記者,在校生最多的時候是2010年前后,有1.4萬人,最少的時候維持在8000人左右。

如何保持職業院校的生源以保障學校的良性發展,唐自強認為,除了學校自身過硬的教育教學質量外,還要改變家長和學生“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觀念,營造一個良好的職業教育大環境。

在徐州技師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科技未來城”教室裡,來自徐州三十一中七年級六班的學生王博翔,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兩名同學一起學習組裝無人機,反復失敗了多次后,他們組裝的四翼無人機原型機終於試飛成功,“以前操作過無人機,但對於無人機的飛行原理並不太了解,在這裡老師教會了我怎麼組裝,怎麼保持平衡等知識,這是我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王博翔說。

“科技未來城”項目,是徐州市為實現普職融通而打造的多個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之一,旨在推動普職互動,探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橫向互通,實現兩類教育在教學資源、教學模式、師資建設、課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鑒與融合,從而開辟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生交流通道,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意願,為普通教育的學生提供職業體驗場所,搭建成長平台。像這樣的平台,還有在徐州中專設立的“守護者訓練營”、在徐州模特藝術學校設立的“智慧旅游+”、在徐州經貿高職校設立的“青春電商谷”等。

唐自強表示,用體驗中心的方式把中小學的學生引入到動手動腦的體驗中來,對於學生確定自己下一步學習方向,未來的職業選擇和規劃都具有很現實的參考意義,“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能為職業院校涵養未來生源,為職業教育儲備動能,這也是普職融通希望能起到的作用。”

在普職融通體系建設上,徐州市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由35人組成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一個包括100門課程的普職融通課程庫﹔規劃建設了投資600萬元的市級中小學職業體驗中心四個,選取了一縣8校開展職業體驗課程試點,擴大普職融通社會影響力。

作為江蘇的職教大市,徐州全市現有中等職業學校21所、技工院校3所、師范類職業學校2所、高等職業院校6所,在校生近15萬人。2018年,徐州高職院校實現提前招生錄取13500人,在徐高職校招生增幅居全省第一﹔中職院校招生27000人,比2017年度多招了6000人。

採訪結束時,李樂向記者透露了一條信息:今年9月份,他們將在一部分學校開展試點,把職業院校的一部分專業拿出來,與普通高中放在一起同批次招生,採取平行志願填報。“這樣做好處在於,既給了學生以充分選擇的機會,也為職業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為職業院校做類型教育提供空間和窗口。”他表示。 

 

(責編:張鑫、唐璐璐)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