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时间:2019-09-06 06:5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闽台文化大辞典》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东南网8月31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8月30日下午,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在厦门举行《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与会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以不同身份,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就辞典出版的价值、意义见仁见智、畅所欲言。

《闽台文化大辞典》是首部介绍闽台地域文化知识的大型工具书。辞典收词15000多条、600万字,上起远古,下迄2010年。按义类编排,计分地理、历史、民族与宗族、思想与学术、文学、语言、教育、艺术、工艺美术与雕塑、出版与传媒、科学与技术、医药卫生与体育、宗教与民间信仰、民俗、饮食、旅游、建筑、文化设施、海洋文化、华人华侨计20卷。后附有15项附录,主要有闽台关系纪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等。辞书涵盖了闽台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两岸一家亲”的最新文化成果。大辞典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商务印书馆2018年度优秀出版项目。

据悉,该辞典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长期主持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工作的何少川任主编。从选题论证、撰稿到数次修改,最终定稿交付出版,经历了十年的艰辛,可谓“十年磨一剑”。福建省的高校及社科研究机构、相关文化部门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该辞典的编撰。这支队伍包括了福建省老中青三代学者。十年间,有的学者从青丝熬成白发,有六位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位辞典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先后因病谢世,都没能见到辞典的出版。编撰过程,更有专家睡在办公室,每周才回家一次。

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和研究员王启发与刘中玉,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支平,金门大学校长黄奇,金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益源,以及刘登翰、周长辑、彭一万、李如龙、邓孔昭等教授分别在会上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石奕龙、林玉山、林晓峰、涂志伟、刘云、陈健鹰、黄真真等。研讨会由《闽台文化大辞典》常务副主编吕良弼和厦大国学院院长陈支平共同主持,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在会上致辞。

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大辞典是“闽台文化研究集大成之作”,《闽台文化大辞典》充满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正能量,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有利于促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

《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闽南文化可看、可触、可体验 两大创新闽南文化馆将免费开放

台海网9月3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记者 殷斯麒 通讯员 陈嘉斌 文/图) 闽南文化不仅可以看,还能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沉浸式体验和互动。记者从鲤城区文旅局了解到,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园中心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影音展示馆已建成,不久后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在闽南文化生态园中心馆...

《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在筼筜书院举行

台海网9月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闽台文化大辞典》研讨会在筼筜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金门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到场参会,从“双创”、辞典修订和推广等角度入手,进行了发言。   “我们希望能听取更大范围的意见,推动文化的传承发展、两岸地区的交流融合。”《...

海丝风起家国情长 2019世界闽南文化节在香港举行

舞蹈《金色的海》 台海网8月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2日,2019世界闽南文化节在香港开幕。在开幕式文艺晚会上,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高甲戏、闽南民间歌舞、白鹤拳等轮番上演,赢得海内外宾朋阵阵掌声与喝彩。 此次闽南文化节吸引了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泰国、...

和着歌仔戏唱唐诗!2019闽南文化走透透暑夏营在厦闭幕

台海网7月2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夏季小学堂·歌仔戏唐诗颂”———2019年闽南文化走透透暑夏营已完成全部流程,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了妙趣横生的演出和互动。   孩子们先是学习用歌仔戏的方式唱唐诗。育才小学的20多位小演员和着歌仔戏音乐的律动,唱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生动活泼的表演得到老...

厦门市将建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总用地面积8991.231平方米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