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涉罪少年从未与家人一起吃过饭 对话其帮教社工:做好亲职教育是关键

时间:2019-09-04 15:0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未来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谢青)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多起案件的发生也让完善相关司法制度的呼声逐渐加强。

    近日最高检、团中央确定了40家“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单位”,司法社工的介入,推动帮教考察工作更加到位有效,为更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创造了条件,而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正是其中之一。

    如何帮教罪错未成年人?未来网专访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副主任李涵,对话一线帮教罪错未成年人的社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问题。

    李涵对话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受访者供图)

    罪错未成年人也需要改正的机会

    未来网:为什么选择做一名社工?

    李涵:我大学学习的就是社工专业,在实习时与老师一起接触到许多罪错未成年人,看到他们因为受到环境影响、缺乏教育等因素走上犯罪的道路,觉得十分惋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犯错很容易被标签化,但其实他们缺少改正的机会和帮助他们的人。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有过顽劣的时候,甚至有伙伴为犯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我希望现在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罪错未成年人重新走上正轨,不要放弃他们。

    未来网:成为社工后帮教的第一起案件是什么?

    李涵:刚加入事务所后,我负责的第一起帮教案件是2个刚满14周岁的男孩实施抢劫。他们在犯罪前设定了标准“女性不抢、孩子不抢、老人不抢”,用这种自认为“侠义”的规矩去实施犯罪,最终初次抢劫就被抓获。

    但正是这样的标准让我注意到,他们也是有道德底线的。评估后发现,孩子对家庭亲情的需求非常强烈。他去抢劫,深层次也是因为希望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后期通过对他家庭关系修复工作的开展,做好家庭基础教育,他改正的效果就非常好。直到现在近1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有联系,他也没有再犯过罪。

    家庭关系影响未成年人情感关系养成

    未来网: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引起舆论关注,您如何帮教此类案件?

    李涵:2010年左右,我负责过一起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刚满14周岁的小帅(化名)将同样是未成年的女友奸杀在家,并且藏尸3天,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我要做什么?”这是我当时考虑的最难的问题。因为已经判处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在监狱中度过,后期情况无法预估和研判。那么如何在近期有限的见面中,尽可能地帮助和疏解他,成为我帮教的重点。

    未来网:初次见到小帅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李涵:初次见面,他很冷静地述说了整起案件的详细经过。冷漠的态度、沉着的语气都令我十分惊讶。“他怎么能如此冷静?”平时连小动物我都不忍心伤害,当时真的难以理解他如此漠视生命。

    更关键的是,案发后一直联系不上小帅的直系亲属,迫不得已,我们走访了他生活的社区。通过外围调查发现,父母关系不好、与邻里相处不和等原因,都对小帅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他情感淡漠的原因。

    未来网:帮教过程中小帅在哪一刻发生了转变?

    李涵:前期的帮教中,小帅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机械化的状态,问什么答什么。但是在聊到爸爸时,我发现他第一次有了情绪的变化,不再是一脸冷漠。

    我了解到他其实非常希望见爸爸一面,因此经过多方寻找和联系,最终安排了小帅的爸爸和他见面,这之后小帅开始明显呈现出更加积极的状态。

    未来网:此后如何帮教和评估小帅?

    李涵:因为他已经被判无期徒刑,这是对未成年人的最高刑期,意味着此后他将有漫长的服刑期。那么在帮教中,如何调整他积极的状态、评估和降低他未来再犯的风险,成为了核心内容。

    经过调查走访可以发现,因为小帅成长在一个较封闭的社区环境中,加之家庭结构和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对他的教育、亲密关系学习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实际上,评估体现出,他犯罪的问题在深层次上也呈现了情感关系学习的弱化和缺失。

    李涵(中)组织帮教活动。(受访者供图)

    希望社会给罪错未成年人理解和包容

    未来网:如何看待近期发生的多起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

标签: 对(54)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