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教师的“教育惩戒权”

时间:2019-09-03 06:1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中提到,“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等内容。其中教育惩戒权的提法引发热议。不少网民由此联想到此前青岛的相关规定。早在2017年,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这是全国或地方性教育法规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

【题目预测】

某地出台规定,中小学针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以此明确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对于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递,也包含着行为的指引。对于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尤其中小学阶段,适当惩戒能有效丰富教育形式、强化教育作用。

中小学生在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不管是知识素养还是身心成长,都处于接受塑造的重要阶段。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推行赏识教育,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惩戒约束。缺乏必要惩戒,学生管理失之于软,对于部分调皮的“熊孩子”,管理效率会大为降低。加上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对于“惩戒”的理解度、认同度也不断降低。孩子娇生惯养,“熊孩子”层出不穷,老师的顾虑,手段的无力,让中小学学生的管理变得极为被动。在此背景下,出台规定,明确教育惩戒权,对于当下的中小学校园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一做法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也确实有值得关注的点。一方面是该地规定作为地方立法存在,缺乏必要的上位法支持,没有明确的依据。另一方面,惩戒不等于体罚。明确惩戒权,并不是允许或鼓励体罚。但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的边界很难达成清晰的共识。加上部分家长对此的态度和认知,老师动用惩戒权的顾虑较多。因此,在缺乏必要细则的情况下,惩戒权的行使变得敏感和脆弱。

发挥好惩戒权的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宣传,引导大家理性认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实施细则,让惩戒权落地有更加具体的操作方案。

公考资讯网() 建议考生在掌握政策的基础上专心复习,可配合必胜公考APP上的免费课程进行系统备考,线上视频课程由必胜公考资深名师讲授,紧扣历年真题和省考面试特点,打破传统模板化教学,令你在考场上展现与众不同的实力,轻松通过面试!

相关阅读: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特赦令彰显大国执政自信与法治精神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教师的“教育惩戒权”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如何拯救“特色小店”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陪餐制度兜底 确保学生健康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你支持吗?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