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怎样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

时间:2019-08-31 19: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师如果没有情感教育素质,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培育任务——

怎样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

  这是个较长的故事,因为涉及情感的事儿,一句或者两句说不清。

  初中生小金为朋友“两肋插刀”,打群架,被告到了派出所。还没等班主任理清头绪,学校处分已经下来了——“留校察看”。老师便特别注意这个孩子,“后来陆续发生过几件事,都是我不偏不倚地帮他处理了”。慢慢地,小金和别人的冲突明显减少,更没有再到校外打架。老师与小金约定:“只要初三一年不再打架,这些处分权当是你成长的财富。”小金做到了。“毕业生登记表”中“在校因何种原因受过何种奖励/处分”一栏,老师留了一片空白。后来,小金考入技校,3年后应征入伍,并于入伍两年后入党,还立了三等功。

  这是“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培养——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阶段性成果《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教师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教师操作手册》”)中记录的一个案例。该项目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小蔓教授主持,旨在以情感教育为纽带、培养21世纪具有善的品性的年青一代。《教师操作手册》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卷三册。

  儿童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题

  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只关注知识而忽略了别人,“单向度、麻木、冷漠、无心”等时代心理特征逐渐影响到学校的儿童,儿童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

  项目恰恰基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其初衷缘于朱小蔓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情感教育研究。她说:“在当时的教育学文献中,很少看到对学生负面情绪影响的研究,也很少看到怎样培养学生正面情绪情感的研究。我就想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人的正面态度、正向情绪情感是怎么产生的,怎样去保护它们,怎样去转化负面情绪情感。”

  “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如果没有情感教育的素质,不能敏感地发现并应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如果自己的情绪是负面的,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培育任务。那么,教师怎样发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怎样启发学生把负面的情绪情感转化为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情感?同时又能够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情感?”朱小蔓在研究和工作中,不断观察、揭示和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寻找答案。几十年来,她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和新的发现、认识。2014年,“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建构”实践项目立项,朱小蔓和她的助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华军带领团队进入、扎根到一线教学和教师生活中,深入种子校北京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进行情感教育的人文实证研究,来发展教师内在的情感品质和外化的情感能力,培育积极互动、相互应答、顺畅发展的师生情感关系。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说,如今已有12个省份的田家炳学校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幼儿园从项目中受惠。

  教师负有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强调,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改善教师情感人文素养,提升教学中以及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的质量,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以达到教育提升师生共同生命质量的教育目的。项目成果很有意义,很适时,并且值得重视和推荐。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说,教师要有正确恰当的情感表达,要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说,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这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尤为可贵。

  提升教师情感人文素养是个时代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交往太复杂了,而网上交往倒是简单纯粹。但是经常在网上交流就会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最明显的就是会忽略掉身边的人……这一点影响了家里的氛围。”看到《教师操作手册》(初中教师卷)中的这则案例,你一定会感受到,当代教师所面对的师生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面对的这一代被称为“数字原生代”,一大特点是依赖技术获取信息、开展社交活动和交流。教师怎样去面对这些原生代,怎样面对互联网和各种网络游戏的挑战,在师生交往中与他们建立符合时代特色、代际特征的师生情感应答关系?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情感人文素养。

  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