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2019安徽遴选公务员考前必看案例分析题汇总之政治热点(一)

时间:2019-08-30 12:1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15周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1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手机网民规模为7.88亿人。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通过政府信息公开让网民了解政府动态,能够显著提高政府公信力。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二:防范“指尖政务”中的“四风”变种

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工具因其快速、便捷、高效特点,不仅迅速在“朋友圈”蹿红,在“工作圈”也有着大量粉丝。“动动手指”就能发布指令、沟通信息、推动落实,“微来微去、群来群往”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活力。然而个别地方有基层干部反映,手机上政务APP太多,有的甚至要求每天打卡“留痕”,耗费时间精力,影响工作生活,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三:治理文山会海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论及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时强调,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往年提出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治理文山会海,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四:“住村指标绑架驻村”也是扶贫不精准

“村里来了驻村干部!”自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上级部门派驻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扶贫队队员等职务。为了防止扶贫干部“驻村”不住村、“挂名”不干事等现象,各级文件对驻村扶贫干部管理进行了规范。每周“五个白天、四个黑夜”基本成为驻村干部的工作常态。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向媒体反映,一味地住村有时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工作成效,过于苛刻、僵化的住村指标反而容易绑住他们干事的手脚。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五:好政策成“抽屉政策”,背后是作风病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省份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情况如何?近日,一家为众多创业公司提供财税、注册等专门服务的信息科技公司CEO苏先生称,在前台服务窗口办理企业注册等业务已非常便利,但在后台扶持政策的效率与精准对接方面在还存在“信息差”,很多政策类似“抽屉政策”:出台的政策放在网站上,等企业自己来查。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六:领导干部知行合一 严肃党内生活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对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出明确要求。

>>>查看全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七:挂牌泛滥现象

在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不少群众反映,这些地方只负责挂牌,却没有为百姓提供相应服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 挂牌过泛过滥现象在基层到底有多严重,从以下两个案例可见一斑。一是在湖北省荆州市某村,2018年5月村委会墙上的86块各类标识牌和制度框拆掉了,只保留村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建评星晋级等4块。另一个则是据江西省一名县级干部称,在其挂点联系的某社区,只有5个工作人员,却挂了29块牌子。

>>>查看全文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