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时间:2019-08-28 22:1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自2014年建立以来,一直在努力打造一个环保公益的平台,希望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可以用多样化的方式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从而愿意去保护自然。

5年来,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开展教育活动2000多场次,包括志愿教师及义工培训、生态导览及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自然学校教育直接参与人数已达6万人次,也让湿地有了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美不胜收的风景则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能感到放松自在。小朋友们一听说要来湿地就非常开心,这里能认识许多朋友,还有很多有趣的动物。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轻松愉快的自然课堂的背后是有一群人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求任何利益,默默地付出。

在湿地的每一场活动里,都能见到这样的“绿马甲”们。他们热爱大自然,更热心公益。每个周末,他们放弃和家人相聚的欢乐时光,顶着烈日与风雨,来到华侨城湿地,为每一位公众讲述自然里的故事。他们就是华侨城湿地的环保志愿教师们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在深圳这座城市,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非常炎热的气候,户外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很少有人会选择非工作时间还在户外待着。但是这群“绿马甲”们依旧顶着烈日上课,汗流浃背、蚊虫叮咬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之词。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除了烈日,深圳的雨季也是格外的频繁。可是,强悍的志愿者们依旧撑着伞冲锋上阵。只要公众愿意来了解自然,他们总是愉快与开心的,想把他们热爱的自然分享给每一位公众。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这是2018年的一次“不速之客”自然课堂,已经提前准备了很久的课堂被一场不小的雨打乱了节奏。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还是决定继续课程。“绿马甲”们撑着伞带领着公众开始了解湿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户外,雨伞非常的不方便,无法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互相间隔很远,有时候无法保证所有人能听到志愿者老师讲解的内容。所以这位志愿者老师索性放弃雨伞,淋着雨进行讲解。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雨中坚持讲解的志愿者老师们

为了保证每一位来到湿地参加自然课堂的公众的安全,每一个活动场地都会被精心挑选与事前清理,确保安全。有时候在事先踩点的时候也会遇上一些意外,这是一位湿地志愿者的脚,为了准备新课程所需要用的场地时,不小心被红火蚁叮咬后引起了红肿与过敏。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想到一句前段时间很流行的话:你以为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大家来到湿地总是开心与愉悦,正是因为这些志愿者们把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困难都藏在了自己的背后,只希望公众能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自然教育背后,他们都干了些啥?

由此,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在今年99公益日中发起“一个爱心包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在野外环境下服务的志愿者减轻环境带来的影响,希望在这些公益自然课堂中为志愿者与公众撑起一把安全的大伞。

一个爱心包计划为志愿者准备自然课堂中使用的包括应急药品、雨衣、雨鞋、防蚊药水、手套等户外用具,以及至少1次红十字急救安全培训的讲座,希望通过各个层面都能保障公众志愿者的安全。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