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2019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信赖报考咨询机构

时间:2019-08-18 21:3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今天是2019年1月16日,距离高考还有140天。高三学子即将迎来考前的冲刺阶段。

  随着近年来教育的普及的发展,高考人数连年升高,有专家预言,2019年的高考生人数将会在去年950万的基础上再创新高,极有可能突破千万。面对如此庞大的高考大军,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从2019年高考改革的新方案中了解到,课程改革方面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外语语种在保持原有外语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选择性更多。

  山东省从2017年开始实行录取批次合并,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普通本科批次,多省地也继续推进本科批次合并,即普通本科仅设一个批次,这种情况下,专业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学子家长们纷纷陷入填报志愿的迷茫中,在众多的来访者中,小编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从他们的需求中大致分为几类,有的希望孩子选热门专业,将来好找工作,有的希望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有想让孩子留在本省内,但对选什么专业完全不懂……当小编再问,想上哪所大学时,家长们一脸茫然,纷纷表示对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毫无头绪。

  其实从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这阶段,时间非常紧张,很多家长和考生像我们的来访者一样,在此前没有准备,填报志愿处于临时抱佛脚,这很容易造成填报失误,让考生与大学失之交臂,甚至有学生在大学结束后才发现专业不对口,难找工作,白白荒废四年青春。

  那么,在孩子填报志愿前,我们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呢?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芝麻志愿”的资深填报专家武智高老师为我们做了详细解答。

  武老师从事高考报考事业多年,经验丰富,同时,他还是资深的大学生涯规划师,不仅在考前能为学子们规划报考之路,还能帮助学子在步入大学后做科学的规划。武老师给家长们总结了几个关键点:一、依据学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专业;二、了解全国各大高校的往年招生分数线;三、了解不同院校的招生方式;四、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用科学的方法鼓励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要做到这些需要很强大的数据分析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持,家长们可以先借助网络完成考生的性格测评、兴趣测评、能力测评、职业倾向测评、学科强弱测评等,为孩子做一个全面的测评报告,为将来选科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借助一些机构或者大数据平台,了解全国院校的往年招生分数线,为考生的专业填报范围做充分了解,待日后结合实际分数再做志愿筛选。

  家长们在帮助孩子选专业的时候,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将来的就业问题,毕竟我们选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更是一份可以立足于社会并且有不错发展的事业,所以我们在选专业和院校的时候要更加的谨慎谨慎再谨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青睐于高考报考咨询机构,他们不仅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库,还有各大院校优秀的咨询师、规划师,这些咨询师、规划师根据每个考生的自身情况做指导和规划,为他们选报志愿。

  现在网络上各类报考咨询机构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的报考咨询的服务周期短,仅仅服务报考前的几天,有的小机构咨询师数量不够,一个人要面对很多家长和考生,所以给出的选择不一定是真的适合考生的,所以家长们要提早去了解这些机构,要选那种有足够实力的咨询机构。

  选择这些机构的时候,要注意看对方是否有可靠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有多少规划师数量?服务是否“一对一”?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这家机构的服务周期有多长?如果只有报考前的几天时间,家长们就要注意了,这类机构多半规模比较小,不仅规划师的数量跟不上,他们给出的填报意见也可能不够全面、专业。

  还有一些机构只开展线下汇讲,家长去听课之前也无法对这家机构进行了解,对他们的专业性也无法评判,这就可能导致听完之后感觉没有帮助,还要继续听其他课,会浪费掉大量时间。

  所以,家长是选择像“芝麻志愿”这种既有线上大数据平台,又有线下志愿填报专家团队的机构,利用他们的线上大数据对报考数据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到线下寻求机构的一对一服务,为考生量身制定合理的填报志愿。

  劝诫各位家长,一定不要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才做志愿填报的规划,那时时间过于仓促,咨询机构的规划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深入了解考生的性格特点,这种情况下咨询机构所给出的填报方案难免会略有偏差,所以建议各位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提早做打算,给自己和孩子留出充分选择的时间,选到心目中理想的院校和专业。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