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在职业体验中寻梦,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时间:2019-08-16 10: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暑期,为更好地契合新课程理念,让同学们渡过一个愉快、健康、有益的假期,海宁中学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学习工农,了解国情、研究社会,并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

整个暑期实践活动持续一个月,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加,同时在学校层面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队,学校为同学们联系了海宁市中心医院、钱君匋艺术馆、海宁市长安市场监管分局、长安供电所、海宁书城等63个职业体验岗位和“建党98周年,海宁红色故事寻访”实践服务队、“壮阔70年,海宁美丽乡村发展变化印迹寻访”实践服务队、“海宁乡村垃圾分类,分出碧水蓝天”实践服务队等三支暑期社会实践队30个社会实践岗位供同学们申报,学校审核通过后,为所有入选实践队的同学购买意外保险,做好岗前培训等准备工作,通过寻访、调查等形式让中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加职业体验的志愿者们,在各自选择的岗位上,认真履职,积极对所体验的岗位展开深入的研究,在2周的“职业人”角色下,学生能以“自主态度、职业精神、岗位意识”融入职业情境,了解职业现状,感受职业艰辛,认知职业素养。在真切的感知中,学生不断质疑,不断肯定或否定,“我是否适合这样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怎样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如果要胜任这个岗位,我需要在哪方面进一步加强?”……最终完成形成体验报告,并修正完善其生涯档案,同学们两周兢兢业业的付出受到各单位的一致好评。后期,学校还将举办高中生生涯规划大赛,让高二、高三同学们将优秀的研究和体验结果向高一全体同学展示,生涯研究与规划的传承和延续。

参加三组主题社会实践队的27位同学,在各自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精心做好活动方案,顶着烈日,围绕着海宁红色故事、海宁美丽乡村发展变化印迹、海宁乡村垃圾分类三个主题,开展了参观、走访、调查等系列活动。

“壮阔70年,海宁美丽乡村发展变化印迹寻访”

实践服务队的8名队员,来到周王庙镇云龙村进行实地走访,参观了云龙记忆馆、游客中心和蚕俗文化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云龙村目前的总体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向,传统养蚕技艺和云龙村依托成熟的技艺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村民丰收致富的过程。通过对村委工作人员的访谈和对本地村民的问卷调查,队员们了解到养蚕业的兴衰及目前经济转型情况,并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学生们的小建议提交给村委的工作人员。通过实践,同学们对海宁乡村发展的美丽变化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也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海宁市美丽乡村出力。

“海宁乡村垃圾分类,分出碧水蓝天”

实践服务队的9名队员,集体参观了海宁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来到许村垃圾压缩中转站了解目前垃圾分类的处理步骤和分类现状,到许村镇永福村和斜桥镇万星村开展实地调查,了解垃圾分类的最终落实状况和农户家庭周边分类垃圾桶的摆放情况。通过走访村民,发现目前村民对于乡镇的居住环境较为满意,村民们也逐渐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比较支持。队员们也寻找在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村民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实践队员们结合调查走访情况,充分了解到垃圾分类实施的重要性,并立志带头争当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建设“低碳、环保、宜居”的生态文明海宁做出贡献。

“建党98周年,海宁红色故事寻访”

实践服务队10名队员,用三天多时间参观了长安镇兴城村附近“红色路线”,感受红色历史,感受革命老前辈的精神与气息,寻访身边的红色老前辈,了解前辈们的红色故事,走访了海宁市档案馆,了解并学习海宁近几十年来的红色革命事迹,感受了海宁红色革命氛围。队员们寻访到居住在长安镇兴城村的一位两参退役的空军炮兵俞浩坤老爷爷,他出生于1947年8月,1966年3月当兵1971年退伍,曾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以及核试验保障任务,老人向队员们出示了自己的功绩记录表、退役审核表、《浙江省抚恤优待证》,还给队员们赠送了《十九大精神白皮书》。队员们还寻访到一位长安镇不愿透露姓名信息的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为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希望生在和平的年代的青年们,要努力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职业体验中寻梦,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在职业体验中寻梦,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在职业体验中寻梦,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