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教育部:解决“校园贷”问题不能单靠教育 根源在社会

时间:2018-10-05 15:3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育部:要多种方式提醒学生警惕各种校园贷、套路贷

  教育部:解决“校园贷”问题不能单靠教育 根源在社会

  谈及如何解决“校园贷”问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认为,教育不是唯一的因素,关键在于整个社会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育部:解决“校园贷”问题不能单靠教育 根源在社会

  2018年9月6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秋季开学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资助经费总投入增长近1倍。经费保障能力和资助强度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共资助学生达到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到了8864亿元,成为我们国家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这对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建军表示。

  谈及今年秋季开学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介绍道,今年7月1日起,各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就已全面启动,较往年提前约半个月时间。“针对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等,以及贷款学生数量较多的县、市(区),联合国家开发行,将贷款受理点‘下沉’至乡镇、村委、中心校、高中等,让助学贷款办理地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同时,通过简化手续、推行合同电子化、错峰受理、分散受理、手机及网上预约办理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的受理效率。”

  据介绍,8月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国家开发行组成7个督查组,分别去湖南、云南、宁夏、甘肃、贵州、青海、四川等7个省份,走访贷款经办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深入调研督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情况。

  截至8月31号,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金额达到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前年贷款发放总额。据不完全统计,因为现在还有学校正在开学过程中,截至9月4日,全国高校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的新生已经达到了16.8万名。

  田祖荫在发布会上还强调,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过于热衷消费,“开学季”成了“烧钱季”。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呼吁,无论是国家资助、社会捐助还是父母给的‘血汗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花这些钱都要知道心疼。大学新生没有什么‘标配’,如果有,这个‘标配’应当是自强自立,是奋斗。”田祖荫说,广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量入为出”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校园贷”乱象频发,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也从未停止。导致乱象频发的原因是助学资金保障不到位,还是教育不到位?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对此表示,“校园贷”不是国家和金融机构设立的正规的金融产品,而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变相的高利贷。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对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起到了兜底的作用。根据调查,近年来因为所谓“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没有一例是因为在校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的原因去贷款的,而更多的原因是盲目的超前消费,还有一些是其他个人的因素。

  “关于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想了很多的办法,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去攀比,不要盲目消费,要量入为出。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给学生进行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马建斌表示。

  马建斌认为,“教育不是唯一的因素,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因为这个问题表现在学校,根源在社会,单靠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掌握的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这肯定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的,关键在于我们整个社会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近,湖南耒阳市发生了在化解大班额工作中出现的家长聚集事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耒阳学生“分流”引发的情况,教育部高度重视,要求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问题。续梅表示,减少、化解大班额的任务是刚性的,方式方法上是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希望当地高度重视,在确保学生利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