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10.17国家扶贫日四川师范大学助力精准扶贫 振兴乡村发展工作交流会隆重召开

时间:2019-08-14 04: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10月17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在狮子山校区召开“10.17国家扶贫日”四川师范大学助力精准扶贫 振兴乡村发展工作交流会。四川省扶贫移民局机关党委书记张华林,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彭翊,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干部蒲子晗;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汪明义,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杜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海东出席会议。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还有四川师范大学对口或参与扶贫攻坚的理塘县县委常委安世文、普格县县委组织部常委副部长梁秋彬、达州市达川区常委潘峰、苍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宁、仪陇县副县长陈智、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党校校长张云珍、武胜县中心镇大通村第一书记余静以及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负责人。会议由张海东主持。

201810193041.jpg

丁任重在致辞中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上级机关和各市(区)县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四川师范大学扶贫工作付出辛劳的师生致以诚挚慰问。他强调,服务社会是大学责无旁贷的基本职能,精准扶贫是大学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川师大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承担了甘孜州理塘县、凉山州普格县的脱贫攻坚任务,参与了广元市苍溪县、广安市武胜县的扶贫工作,主动承担了南充市仪陇县、绵阳市北川县、达州市达川区的新农村建设学院的相关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帮扶工作,制定详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选派多名干部驻乡、村挂职,通过全校动员、校内各学院和各部门联动,最广泛地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全面助力“精准脱贫”。他还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开展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聚焦对口帮扶地区人才需求,积极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着力为当地培养培训素质高、干得好、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队伍;组织师生深入贫困乡村开“坝坝会”,送文艺下乡,办农民夜校,援建村文化站、村史馆等等,立足传知授技,着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产业帮扶,援建蔬菜种植大棚、建设生态农场,成立精准扶贫“C5校校战略联盟”,在六区县挂牌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大学生赴对口帮扶区县顶岗实习及开展精准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国家级和省级的第三方评估工作等等,立足形式多样,着力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全面助力“精准脱贫”。他还表示,学校下一步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发挥优势、注重实效,切实做好四川师范大学承担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为到2020年四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师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彭翊代表省委、教育工委以及教育厅向在座各位表示诚挚地问候,向各高校为扶贫工作付出心血的老师表示感谢。她讲到,川师大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制定了以教育、科技和文化帮扶为主要帮扶手段的精准扶贫方案,做到了工作取向精准定位,工作方向协同推进,工作保障资源统筹以及工作成效持续稳定;积极开展了“五大扶贫活动,实施了五大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了人才、智力、教育优势,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贡献了师大力量。她强调,全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打响了四川高校扶贫的名片,为加快四川省贫困地区脱贫奔康步伐做了大量努力。高校对口扶贫已经成为全省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此,她提出了五点希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完善保障措施;三是细化工作方案;四是加强监督考核;五是做好宣传总结。最后,她对川师大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同时也希望川师大能在脱贫攻坚上做出更多贡献。

张华林对四川师范大学在助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创新探索教育扶贫模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他介绍了近年来全省脱贫攻坚基本情况、2018年全省各地扶贫推进情况和目前全省脱贫攻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下一步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责任,深入、系统地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并严格落实,重点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方案,坚持把脱贫攻坚质量放在首位。张华林强调,要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全面落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加快四川省彝区、藏区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全力推进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张华林指出,要严格落实政策措施,提高扶贫质量,着力创立扶贫产业体系,建立完善扶贫地区一体机制,做好产业衔接;全方位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同步加强产业质量和就业安置保障扶贫;扎实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广泛宣传脱贫典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张华林最后强调,要强化扶贫作风建设,严格监管考勤,持续开展扶贫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完善考核办法,改进第三方评估方式,重点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进行约谈;加强专项审计,严查贪污挪用、冒领扶贫资金等行为,做到严谨扶贫、阳光扶贫。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