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时间:2018-10-04 22:3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多项改革举措领跑全国

  一个重高生,一个职高生,如果比文化课成绩,应该是重高生胜出。但比职业技能呢?肯定职高生会赢。

  成长的道路有很多种。在职业教育这条路上,每个学生的世界不一样。在这个新时代,只要有梦想,职高学子同样有机会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砥砺奋进四十载。从1979年开始恢复至今,经过40年探索发展,杭州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尤其是近年来,杭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努力构建适应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纵向衔接、普职教横向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改善杭州社会民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下坚实基础。

  职教强,则教育强;职教强,则中国制造强;职教强,则万众创新创业强。

  职业教育,承载着两大公共服务产品的历史重任: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经过多年发展,杭州职教人有充分信心,使职业教育由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甚至“首要选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步 “杭州样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走进中策职校,“凯悦班”“雷迪森班”“三上料理班”“杭帮菜传承人班”等一个个名头都很响;在西湖职高,浙江省餐饮点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校内,以行业标准引领专业建设。

  类似的成功案例,在杭州各所中职学校有不少。2016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教育局全面启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市拟建成20个市级示范性校企合作共同体、10个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50个市级教学实训车间和30个市级技能名师工作室。

  其实,早在201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就架构了“1+3+5”政策保障体系(1个《若干意见》、3个《实施办法》、5个《指导意见》),架构好“顶层设计”,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杭州样式”,得到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家组的高度肯定,该项目研究被认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为职教改革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现代学徒制稳步推进 行业精英与师生共同传承工匠精神

  “师傅,请喝茶!”伴随着一句敬语、一个深鞠躬,职高学生恭敬地将茶水递至大师跟前。喝下这杯饱含情意的茶,大师就正式和学生结为师徒关系……每年,这样的场景都会在杭州多所职业学校里出现。

  自2015年正式被立项成为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来,杭州市积极稳步地推进各项试点工作。迄今,杭州中等职业学校均已参与试点工作,涉及专业达77个,占全部专业数的41.15%,参与试点的学生占22.36%,企业达到388家。

  依托校企合作,行业(企业)精英陆续出现在杭城各所职高校园内,孜孜不倦地为徒儿们带去丰富宝贵的技术技能与业内经验。教学相长,师徒双向选择后的双向考核,也为彼此成长激发了原动力。

  作为校企合作的“2.0”版,现代学徒制试点正成为打造“杭州工匠”品牌、传承“工匠精神”的“杭州样式”之一。

  ★课程改革有逆向思维 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教育

  职业教育仅靠理论或专业书籍,那是“落伍”的,杭州中职教育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10多年前开始,杭州就推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先细分实际工作任务,再确定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后确定教学内容,改编专业教材,这种“逆向思考”方式,当时就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有了这样厚实的基础,当2014年浙江省中职教育新一轮选择性课改开始时,杭州“轻车熟路”,配套出台了“选课制”“学分折算制”“导师制”三个实施细则。至当年底,全市32所中等职校全部参与课改工作,职校学生不再面对千篇一律的课堂。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