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中国农村研究网

时间:2019-08-09 15:4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农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翼城县为例

作者:刘娜娜  责任编辑:网络部  信息来源:《山西农经》2019年02期  发布时间:2019-04-13  浏览次数: 787次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受传统社会分工和性别观念的影响,男性成为流动的主要对象,女性多留守家中,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对农村妇女进行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在培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农村妇女;职业培训;社会性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出现了农田无人耕种、农业女性化的局面,进城农民工因自身素质等问题在城市中务工也面临着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市化的发展。2003年,中央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1]。此外,《山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也提出了“不断加大对各类技能劳动者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优良,适应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总目标。

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量男性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而女性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滞后于男性。女性在乡村建设和家庭生产生活中承担着更多角色,但由于传统性别分工和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2],她们的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有必要对她们进行职业培训。

1翼城县农村妇女职业培训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翼城县对部分农村妇女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村妇女的生产生活技能,促进她们的再就业,从而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培训现状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自古为承东启西之要地,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称。下辖6个镇4个乡,共211个行政村,全县32万人,以农村人口居多,与全国农村特征整体相似。山西省翼城县的职业技能培训大约始于2008年,初期发展缓慢,近两三年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已开展的培训主要有4类。(1)就业技能培训。(2)岗前培训。(3)劳动预备制培训。(4)创业培训。针对农村妇女培训的工种主要有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员、电子商务、化妆师和手工工艺品等,2018年政府的培训重点集中在医疗急救知识方面。在调查中发现,翼城县参加培训的农村妇女多为4055岁的中年妇女,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大部分人参加培训是为了“上岗就业、教育子女、兴趣爱好和开阔眼界”[345]。参与调查的妇女中,98%的人认为培训非常重要,且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表明了大部分都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

1.2培训现状分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浪潮下,农村、农民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流失过程中,造成了男女性别上的失调,田间劳作功能上的错位,都阻碍了当代农村的变迁和发展。翼城县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力度,也是为了适应农村社会的现状,以弥补男性劳动力的缺失。但在培训中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