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偏离靶心的家庭教育有三“替”

发布于:2019-08-06 09:29    阅读次数:

偏离靶心的家庭教育有三“替”

波子 绘

11月27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京举办“改革开放40年与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主题学术年会,研讨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化为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德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落细、落小、落到家庭,贯穿到家庭教育全过程、各方面。与会专家就此达成共识,同时指出目前有些家庭教育行为偏离了立德树人的“靶心”,存在“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追求家产”替代“重视家风”、“人机互动”替代“人际互动”等误区,值得警醒。

“育才教育”不能替代“育人教育”

“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文章,‘几招把孩子搞定’。教育学、心理学这两个学科都没有‘搞定’这个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非常反感这样给家长支招,指出很多家长只关心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而不重视自身的修养,“这个问题很严重。”

赵忠心引用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话说,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长的自我修养。家庭教育主要是教育家长、提升家长,而不是教育孩子。“家长只知道教育孩子,不知道教育自己,这问题得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也指出,家庭教育自媒体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时存在很多乱象,“标题党流行,迎合的就是家长重方法、轻观念的心态。”

刘秀英列举了很多调查数据,比如家长期望接受的各项家庭教育指导中,“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排在第一位,为62.8%,而“家长的教育观念”为17.4%,“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为15.1%。在“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中,发现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不同程度的教育焦虑,除了“安全和健康问题”,对孩子学习的担心是导致家长教育焦虑的最主要因素。

重方法、轻观念的心态和普遍的焦虑情绪,在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教授观察到的家庭教育问题上,体现为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缺乏教育的大视野,方向上出现了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的偏差。“家长过分注重书本、技能教育,过早把竞争引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多集中在智力投入,而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明显不够。”

李明舜还从家庭教育立法的角度分析说:“家庭教育还没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服务领域乱象丛生。社会更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而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关注不够,忽视了家长的自身成长,家庭教育被窄化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甚至主要是监督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

“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还因为家长对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刘秀英说,调查显示,对我国颁布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不知道”和只是“听说过”的家长比例达六成至八成以上,“认真学过”的不足一成;高达75%的家长“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更鲜有家长了解。“50.43%的家长和孩子谈话最多的主题是关于学习,家长陪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写作业’”。

“追求家产”不能替代“注重家风”

与会专家强调,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的生态环境就是家风。

“社会风气要靠家庭来改造,家庭靠建立良好的家风来改善。在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孩子们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污染。”赵忠心认为,现在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就看家产,评价商人的标准被无限泛化到所有人身上。成年人只知道家产,不知道家风,孩子们长大的理想不是当大款就是当明星,扭曲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追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也认为,市场价值的泛化对家庭教育影响很大,“市场价值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价值论成败,结果现在全社会都是这种价值观。今天很多家长都在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要问的是,你打算让孩子往哪儿跑?不输在起跑线上,终点在哪里?估计大多数家长成功的标准就是有钱。”

相关教程

广东省五华县水寨中学:山

湖北阳新县一中学女生遭

书香弥漫过端午!七里坪

邵阳市四中举办端午主题

四川十岁留守儿童患淋巴

600多万留守儿童的关爱需

2019天津招警考试时事政治

深化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

芝麻街英语品格教育公益

全国攻坚克难典型案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