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18岁中国富二代英国求学,父母豪掷4500万伦敦买房,值吗?

时间:2019-07-28 00:4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傅士鹏 最近,一名来自中国的18岁学生搬进了一栋刚刚落成的伦敦超高层豪宅,入住其中一间价值500万英镑(约4500万人民币)、一共117平米的两居室公寓。

英国开发商一开始对这样的购房情形感到惊讶,仅仅是因为小孩在旁边的伦敦大学学院(UCL)读书,父母就购置如此豪宅,似乎有些浪费。

不过,英国人慢慢发现,喜欢这样做的父母多来自亚洲,他们想要确保自己的小孩住得离学校足够近,同时还要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在国内家中一致。

01

花180亿为子女在伦敦买房,

留学生家长操碎了心

顺着这条新闻,好事的英国媒体层层深入,采访了多名英国开发商和中介,挖出了更多数据和信息。

数据显示,为了方便小孩就读顶尖英国名校,有钱的海外留学生家长今年以来豪掷20亿英镑(约180亿人民币),买下了2162处伦敦豪宅和学区房,相比去年同期的16.5亿英镑,又增加了20%。

英媒发现,这些海外买家主要来自新加坡、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包括香港)。

事实上,不只亚洲家长为孩子操心,俄罗斯、印度的家长为孩子花起钱来一点不弱,全世界的家长都一个样。

02

教育驱动?以房养学?

留学生家长图个啥?

数据显示,留学生家长在伦敦买的房子普遍都超过90万英镑,主要原因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方便就读英国顶尖私校,也为了让小孩在英国上大学后能够生活无忧。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一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伦敦教育专家Keystone Tutors调查了130多名教育顾问、校长、招生负责人、私人银行家和搬迁代理。

调查显示,海外富豪把孩子送去英国顶尖私立学校就读的几大动机分别是:

教育质量(占所有受访者的87%);

学校名称的声望 - 包括未来就业前景(67%); 

提高小孩上牛津剑桥或其它英国顶尖大学的几率(62%);

文化认同和提升生活质量(44%)

绝大多数受访者(66%)认为,英国脱欧对英国对教育的吸引力没有影响。

61%的受访者认为海外留学生家长对英国教育的兴趣在过去12个月没有变化,而24%的受访者认为它有所增加,只有15%认为已经减少。

英国智库城市问题研究中心分析师安东尼·布里奇说:“考虑到最小11岁到13岁就来英国上学的孩子教育周期长达10年,不少父母打算长期持有(房产)而非短期投资。”

教育和房产都属于长期投资。相对于伦敦学生公寓一年平均12,000多英镑的租金(本科三年将近36,000到40,000英镑的租金),不少父母更愿意把钱用于买房。省下的租金的收入不仅抵消留学学费和生活费,等小孩毕业后房产的升值也是一笔可观的回报,这也是中国人经常说的“以房养学”。

总结来说,富豪家长们把小孩送到英国留学除了想要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希望从房产的投资上实现回报最大化。

03

英国有学区房吗?

仔细观察上面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数据其实在讲海外留学生家长为小孩在私校或大学附近买豪宅,而这样的房子其实并不是中国家长理解的学区房。

和中国一样,英国也分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英文叫Public School,它们独立收费(往往比较昂贵),不受政府管理,这里的Public是指Public access,指这些学校面向整个社会开放,无论你住在哪里,无论你父母从事什么职业。

比如已经在中国落地的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北京哈罗英国学校、苏州德威国际高中等国际学校就是由英国私立学校在中国设立的分校,英国私立学校采用的军事化管理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某些程度上非常相似。 

英国私立学校的招生标准是学费加入学考试,因此其周边的房产并不属于“中国家长所理解的学区房”,但私立学校的家长为了缩短小孩上下学时间,增加陪伴时间,也更愿意搬家到离学校更近的地方。

虽然私立学校没有区域限制,但其高昂的费用和激烈的竞争让英国中产阶级望而却步。相比之下,一些优秀的公立学校仍然是众多英国家长的首选。

中国家长所理解的学区房,主要指的是公立学校周围的房子。

公立学校的英文是State School,由英国政府出资设立并受到地区政府管理,同时使用国家教学大纲,不收任何学费。这里的State指的是政府,英国的公立学校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一种服务。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