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浙江一教育局长的演讲直戳人心!

时间:2019-07-26 22:1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5月14日晚,浙江省宁波市2019鄞州教育大讲堂第一讲在宁波七中开讲。鄞州区教育局局长王建平从区域教育主管负责人、孩子家长、曾经的教师身份三个角度,结合当下社会、家长聚焦的教育问题,围绕“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题,与家长们一同探讨交流孩子培养路径。

1.jpg

  这场90分钟的脱稿演讲说了什么?一起来看↓↓↓

 

  第一部分:为什么选择这个演讲题目

 

  原因一:基于总书记的重要“三问”

 

  我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于去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重要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里,已对这三个提问作出解答。

 

  为谁培养人?很明显,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也是老师的,也是国家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讲的就是这个概念。

 

  怎么培养人?就是通过立德树人这个途径来培养孩子。

 

  培养什么人?总书记说,从大的范围来说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的范围,总书记也讲了,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具有中国心,有中国味,更有中国情。

 

  我也有一个观点: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服务行业,教师也是一个服务人员,当然我们不是一般的服务行业,也不是一般的服务人员,我们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平安成长服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国家战略服务,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

 

  原因二:基于自己的三重身份

 

  第二个原因是基于我本人的三重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区教育局局长,是区域教育的主管负责人。2013年6月,我到原来的鄞州教育局当局长。

 

  作为局长六年时间里,我重点抓了一件事,就是营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

 

  一方面提出了比较符合当下实际的教育管理发展思路。

 

  理念方面,比如,在区教育管理上提出“三个为本”理念——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

 

  指导育人的理念是“三个更重要”——学生的习惯养成、兴趣能力培养比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学生的生命成长比升学更重要。

 

  指导家庭教育理念的是另外一个“三个更重要”——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比老师更重要,家风比家产更重要。

 

  用人方面。通过将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拔到校、园长岗位上,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通过这个来实现整个区域教育的风清气正,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环境。

 

  资源扩张方面。鄞州这两年流入的学生数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学校资源布局和规划建设不断跟进,拼命建学校,可以看到,我们建一所学校就成一所学校,都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第二重身份,我曾经是一个老师。我教过八年书,我在1989年师范学校毕业,到农村初中教书,1991年获得鄞县历史学科的教坛新秀第一名,后被教研员推荐到高中任教。

 

  正是基于我曾是一线普通教师的身份,我在任局长期间,非常重视抓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育事业要发展,关键和核心在于一批好校长、一批好老师。

 

  主要做法就是:在政治上引领,在业务上提升,在生活上关爱,在管理上严格。围绕这四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政策,使得鄞州教师队伍名优教师数量不断快速增长。

 

  第三重身份,我也是一个家长。我的孩子现在读大一,所以我也会从一个普通父亲的视角来制定区域教育政策。

 

  01

 

  第一个是推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护航工作”,成立“一个基金两中心”。

 

  一个基金是鄞州区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与心理健康保护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其中400万是区慈善总会从爱心企业募集而成,还有100万是教育和卫健局各出一半。在鄞州人民医院建立了鄞州区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保护中心,在区疾控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保护中心。

 

  我们希望通过一年两次对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心理问题做一个普遍的筛查,然后建档、培训、宣传,来降低学生近视,防控学生心理问题。

 

  02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