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我们就去做那样的老师

时间:2019-07-24 16:5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科教卫新闻  
 
   

   
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我们就去做那样的老师  
2019-07-23 07:31:02杭州网  

老师们主动放弃休息,一个假期上门辅导多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张娜 记者 姜晓蓉

昨天,快报记者专访了育才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

问:暑假期间,育才的老师上门辅导学生,全员家访,为什么多年坚持这么做?

答:这不是学校行政安排的,我们只要求老师家访,没有提过组建学习小组,因为假期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这么做全都是老师自发的。

我觉得,大家这么做的第一个原因是出于责任心,横跨两个月的暑假,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大部分初中生总是需要他律的。育才经常讲,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我们就来尽一尽家长的责任。

第二是出于对自己的专业自信。我们在第一线,最了解自己的学生,如果要辅导,没有人能比老师更专业。

第三是氛围。这是多方良性互动的结果,先是有一些同事这么做,然后带动身边的同事跟进;家长很感动,一个劲儿夸老师、感谢老师;老师被鼓励,就更愿意这么做;学生尽管小,但其实也很懂事,这么热的天,老师上门,还无偿辅导,心里其实很感动,特别愿意听老师的话。几方意愿汇总,就形成这个氛围。

第四是学校文化,这是根本。育才有这样的文化,老师们才会这么做。“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这也是育才的基因之一,育才五条价值观中的一条就是“服务至上”。

育才从租房办学,10个孩子报名开始,就是靠一批又一批家长的信任、支持,才有今天的。所以,从骨子里,我们对现状特别珍惜,对家长充满感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我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们都是父母,或终将成为父母,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就去做那样的老师。

出生草根的育才,从来没有骄慢之气,对学生、家长的好,以前是出于生存危机,想获得认可;现在是我们的基因,是责任心使然,专业自信使然,氛围使然,文化使然。

问:学校微信三天前发了一条信息,说的就是老师上门辅导的事儿。发之前,是否有担心,如果之后做不到怎么办?

答:这件事,要不要发微信,我真的犹豫过。包括三年前快报记者采访我,年轻教师黄有宇寒假上门为学生辅导,我就犹豫过。

因为风险真的很大———这件工作有持续性吗?这件工作有普遍性吗?这是不是对同事们的道德绑架?还有育才需要这件事增加美誉度、出风头吗?同行会怎么看育才?

最终,我的信心和决心来自于身边的同事。老师们很高兴,他们愿意成为这样的榜样被报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意愿这么做,谁愿意被媒体送到聚光灯下,被这么多人监督?

这么做我们还出于另一个想法——现在老师的形象被污名化太严重。到了暑假,人家给老师起个外号,“暑百万”,说得好像老师的暑假通通在做家教,在搞钱。

其实并不是,所以我们想把大部分老师的真实状态展示一下。我们育才老师在这么做,相信还有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也在这么做。

问:暑假也是老师们休整的时间,这样密集地家访和辅导,老师们是不是太累?

答:老师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生活。育才还有个理念,生活品质等于工作品质。作为我,要努力地提高老师们的生活品质,比如把办公环境打造好,工资待遇要提高。比如我们最近又在装修教工餐厅,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意大利风格的餐厅,要让老师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有腔调。

学习小组不是每天都安排,家访也是预约的,我们也时常提醒老师们工作要注意节奏。比如初一年级密集访过一段后,昨天68位老师就去越南放松了。

我们提倡,老师要有和自己职业相匹配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包括阅读、写作、运动和旅游。所以,好多老师在家访之余,也在旅游,在阅读,在运动等。老师们坚信,生活品质加上工作品质的总和,就是生命的品质。

育才老师不是苦情的,老师们工作是努力的,生活是优雅的。你看我们前段时间开年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大家穿着礼服走红毯。一转身,大家也能穿着工作服、拎瓶矿泉水,满头大汗去家访,这样的角色转换是很自然的。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