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陆云泉:智慧与人文并举是未来教育的新模式

时间:2019-07-20 16:2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7月15日,首届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年会闭幕。本次会议以“面向未来的‘生态·智慧’教育”为主题,历时4天,共举办了百余场演讲,教育集团全体专任教师及手拉手学校代表共计700余人参加会议。这是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届全集团教育教学年会。在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背景之下,陆云泉校长在开、闭幕式中都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在几天中走遍了每一个分会场、每一场课题研讨会,与一线教师一同聆听、研讨,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生态。智慧”教育,为集团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贡献了新的智慧。

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

  智慧与人文并举是未来教育的新模式

  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便利,也为教育提供了极大助益,推动着教育的深刻变革。

  在未来教育中,人工智能可以让教师从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等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创新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与学两者更紧密结合,形成人机共生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还可以对教学的六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测、反思)进行重构,即时把握学生和教师的动态,精准分析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成果。

  陆云泉强调,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事实上,人工智能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便利的自主学习条件,这是鞭策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教师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智慧与人文并举才是未来教育的新模式。”

  教育所有的目标指向都是人的发展,所以“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是人。我们讲的人在我们的学校里面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同等重要的人。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学校发展了,学生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陆云泉说,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将智能与人文关怀、精神引领相结合,才能让学校教育良性发展下去,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2019是学校变革分水岭,整个教育系统迭代的时刻已经到来,全世界的学校正在进化,如果我们错过了,就会错过一个时代。”陆云泉说。

  “生态·智慧”没有既定不变的模式,只有以人为本的观念

  我们此次聚焦的是“生态·智慧”教育,即“生态·智慧”的学生发展和“生态·智慧”的教师发展。到底什么是“生态·智慧”?最后我们要得到什么?其实,我们不见得一定要得到一个什么东西,对于“生态·智慧”,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要是一个终极目标,要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和生长,关注“全人”的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生态·智慧”课堂,我想我们不一定或者我并不希望形成一种模式,因为如果形成了一种模式,那么它的生命也就终结了。就像陶泥,本来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把它烧成了一个茶杯,陶泥的生命就终结了。所以,我想“生态·智慧”课堂它应该也有生命,它应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深化。

  所以,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好的教育生态。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思考怎么去针对不同学生的群体,提出好的解决方案。策略不一定是非常机械地规定这堂课讲几分钟,学生活动多少分钟,这种机械的模式,我很反感,这是种僵化的操作。“生态·智慧”教育应该是尊重多样性的,是高度强调以个体生命尊严为基础、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它本身是开放的概念,没有既定不变的模式,只有“以人为本”的观念。

  好学校是未来“全人”教育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未来社会需要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人”字的一撇一捺分别象征着人的“德”(德性)和“才”(智性),两者同样重要,构成学校教育的完美整体,也就是所谓的“全人”教育。而实现“全人”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在课程构建中真正融入‘4个H’。”陆云泉表示,“要关注学生的头脑(Head),培养他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灵(Heart),让他学会关爱别人、懂得合作包容、学会冲突处理;关注学生的双手(Hands),给他实践探究、劳动给予的能力;最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Health),提高他生存和做人的能力。”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