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全面解读《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

时间:2019-07-01 17:1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一系列体育产业政策的引领和指导下,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推动和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情况不断涌现,体育产业的内容和边界不断拓展。”在4月10日举办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解读会上,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开宗明义介绍本次修订原因时,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2017年6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发布,原有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已经无法与新行业分类相衔接,也不能适应当前体育产业统计的需要。因此以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部门文件为指导,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以体现我国体育产业活动的特点为划分依据进行修订。”

  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体育产业发展二处处长季浩介绍,《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延续了《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5)》的主要原则、方法和框架,其中含有大类11个、中类37个、小类71个。与2015版相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在修订过程中涉及多个中类和小类拆分合并,大类和中类数量不变,小类增加19个。其中新增了7个中类,即:“体育服务综合体管理”“体育广告与会展服务”“体育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咨询”“体育博物馆服务”“体育用相关材料制造”“体育相关用品和设备制造”。原有的7个中类不再保留,被调整为小类。上述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调位、扩展、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代码的变更,基本实现了体系更加完整、分类更加规范、更能反映实际的体育产业活动的分类修订目标。

  据悉,《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在出台前经过了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2018年初,在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指导、体育总局装备中心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多方专家的共同努力,通过十多轮座谈讨论交流,在汇总各方意见基础上形成了修订初稿。在全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会议上征求了全国31个省、区、市产业工作者、产业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8年9月,国家统计局就征求意见稿发文广泛征求了各省级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司的意见,修改形成专家评审稿。随后,国家统计局组织专家进行多轮审核,并在国家统计局第4次常务会议上审批通过,于2019年4月1日以国家统计局局长令的方式正式公布、实施。

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全面解读《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

  “新版体育产业分类中体育产业活动涉及了178个国民经济行业代码,比上版增加了37%(2015版分类涉及130个),体现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渗透有所扩展。另外,在上述178个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中,有32个是全面反映体育特征的行业代码,比上版的13个增加了1.5倍,反映出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作用日益凸显。”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统计分类专家杨小刚等领导、专家出席解读会,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本次修订亮点及其预期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立体构建体育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有助于促进提升体育产业治理能力,形成拉动内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

  二是突出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中的运动项目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体育核心资源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价值。

  本次体育产业统计修订稿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关类别的注释中,在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等活动以及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中,首次详细列出了陆上、水上、航空、冰雪等运动中的100多个项目。这将有利于在今后的实际调查中获得相关运动项目的统计数据结果,以此可以了解各运动项目的社会推广和产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制定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的产业政策和评估效果提供参考,为更好地激活体育核心运动项目资源、发挥其社会作用和经济价值创造条件。

  针对目前我国大力推动开展的足球运动、冰雪运动的要求,修订稿特别在“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中类里专门分拆出了“冰雪器材装备及配件制造”小类,在“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和安装”中类里专门分拆出了“足球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冰雪场地设施工程施工”两个小类,以便适应和满足上述重点工作的产业政策制定和绩效评估工作要求。

  三是客观反映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现状,有助于夯实和壮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基础。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