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一个教育扶贫的民营企业样本

时间:2018-09-28 16: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这地方干旱得很!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宁夏固原本地的司机师傅对中国商报记者说。此时汽车正行驶在六盘山机场至市区的公路上,窗外一片片裸露的黄土沟壑迅速掠过。记者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固原市原州区的宁夏师范学院。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4所公办本科院校中,宁夏师范学院是唯一一所地处省会银川之外的学校。一直以来,宁夏的西海固地区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涵盖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海原、红寺堡9个县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官方称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区。

因此,贫困学生多就成了宁夏师范学院的一大“特色”,据学校学生处副处长马利娟介绍,全校现有本科学生6795人,贫困生约占60%,其中特困生约占20%,78%以上来自偏远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

为了让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宁夏师范学院通过“奖、助、贷、免、补、勤”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2017年全年接受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总额达到2884万元。

QQ图片20180428132547

QQ图片20180428132541

“全覆盖、无差别”的奖学金

令人吃惊的是,在宁夏师范学院接受的资助金额中,有一半来自一家名为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确切的说,是宝丰集团的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中国商报记者在马利娟提供的统计表上发现,燕宝慈善基金会自2010年对宁夏师范学院启动助学项目,首批资助在校生400人,每人每年3000元,连续资助四年。截至目前,助学项目已开展到第六期,资助金额增加至每人每年4000元,共资助在校学生3599人,发放资助金3451余万元。

宁夏师范学院只是燕宝慈善基金会教育扶贫版图上的一小部分。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成立至今,基金会捐资达16.53亿元,累计资助学生14.36万名,已经有5万学生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切实为贫困的家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启动三期助学项目,项目完成后总计将捐资28.83亿元,资助22.26万学生完成学业。8年坚持下来,教育精准扶贫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每年毕业约3万人,新增资助学生约3万人,每年发放奖学金近3亿元,为10万余个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从2013年起,燕宝基金会决定对六盘山连片特困区9县区、5乡镇考入二本及以上的学生实行“全覆盖、无差别”的资助,并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据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于在考察过程中他们发现,这片地区80%的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只有20%左右的家庭条件尚可。而且在与学生的座谈中他们了解到,一些接受资助的寒门学子担心被同学说闲话,平时连好一点的食物都不敢吃。

“为了不让孩子们有低人一等的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基金会做出‘全覆盖、无差别’的决定,把‘助学金’改为‘奖学金’,让孩子们知道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优秀而受到奖励,而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被救助。”该工作人员说。

上述工作人员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理念,燕宝慈善基金会还在就业上对贫困学生进行倾斜,与神华宁夏煤业、国网宁夏公司、建行宁夏分行、华夏银行银川分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哈纳斯天然气集团等区内大型企业结成了“扶贫联盟”,共同承担就业扶贫责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受燕宝资助的毕业生。

“从我们这边登记的人数看,这几年燕宝资助的学生在逐年增加,这就说明我们这边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这些孩子考出去读几年大学,无论毕业后是否回来就业,对他的家庭和我们的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任职于固原市原州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马琴说。

4月25日晚,第十五届(2018)中国慈善榜在国家游泳中心发布,由于致力于教育扶贫挖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宝丰集团董事长、燕宝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党彦宝被评为最具家国情怀慈善家。

来自受助者的回馈

几经辗转,宁夏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大四学生杨小梅终于来到了位于银川市丽景北街的燕宝慈善基金会,将一封感谢信亲自交到工作人员的手上。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