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在异国爱上一座城 英国工程师约翰和妻子在苏州热心公益事业

时间:2019-06-25 11: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在异国爱上一座城 英国工程师约翰和妻子在苏州热心公益事业

    图为约翰·约翰逊。

    10月14日一早,新苏州人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就哼着小调出门了,这天是他妻子汤崇雁的生日,约翰和一群志愿者在苏州超级乐园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派对,汤崇雁开心得像个孩子,约翰有些愣神,仿佛回到二十几年前初见她的时候。

    家的另一半在中国

    约翰与汤崇雁第一次见面是在1995年,当时他们在阿联酋工作。一天晚上,为陪朋友买一套聚会的行头,约翰平生唯一一次来到当地家居商场,也正是这一晚,他遇到这个与他一生相伴的上海女孩,那时汤崇雁已在商场工作两年多,当晚被临时调去男装区工作,在此两人相遇、一见钟情。半年后,他们在香港注册结婚。随着约翰工作地点的变动,两人辗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方生活过,直到2005年,他们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上海,4年后又移居苏州。

    志愿者们嚷嚷着要切蛋糕了,约翰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下唱歌许愿的镜头。当天上午,他们帮助过的孩子们也纷纷给汤妈妈发来祝福。

    走进贫困山区“度假”

    约翰的妻子汤崇雁是有名的公益达人,早年还在英国的时候,她就在网上为陕西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筹集学费。回上海后,夫妻俩初次去看望这些孩子,约翰被深深触动了,从那以后,夫妻俩就不断为山区里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学费、书本、文具、衣服、饮用水等,就连儿女的零用钱和全家度假基金也全部被拿出来帮助这些孩子。

    约翰已记不得两人有多久没有去度假了,每次出发都是走进青海、西藏等地贫困山区,但他并不觉得遗憾:“看到村民们黝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种愉悦跟欣赏美景是一样的,很有意义。”

    拿到资格证后去支教

    约翰是一位仪器仪表工程师,在他抽屉里那一堆资格证书中,有两张有些与众不同。2013年一次休假的时候,他听说苏州还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没能力聘请外教,便有了支教的念头。他报名参加北京外国专家局的培训,拿到国际教师资格证才去跟同学们见面。约翰喜欢弹吉他,他琢磨出一套在音乐中教英语的方法,深受同学们喜欢。

    后来,他又发现还有些学校没开足球课,2016年他两次飞往英国,去足球俱乐部培训并考到国际足联教练证书。新学期开始,约翰成为木渎外来人员子女中心小学足球教练。他说:“这些证书是对学校和同学们的尊重,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约翰夫妻俩资助的孩子们一批批长大了,他们大部分也成为志愿者,跟派对上的这些铁杆粉丝们一样为爱付出,约翰感慨万分。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带动另一个灵魂”,在公益慈善这条路上,同行的人越来越多。最初的慈善之路,夫妻俩想得很简单,尽自己能力去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慢慢地,周围朋友们开始加入,朋友的朋友也伸出援手。

    2015年汤崇雁注册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3年来,募捐、安全教育、义卖、徒步走,等等,约翰夫妻俩越来越忙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去年汤崇雁被评为“江苏最美人物”,约翰始终是那个全力支持她的坚强后盾。

    约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很大,尤其在对待公益的态度上。20年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慈善是干什么,现在在江苏,公益慈善已深入人心。”

    从2009年第一次来苏州旅行,这对夫妇就爱上这座城市。9年了,约翰觉得还是看不够。“我和妻子打算以后就在苏州养老。”他笑着说。(沈峥嵘 朱娜 邵伟)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