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海盐县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

时间:2019-06-24 03: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日,海盐县十五届政府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授予县教育局集体三等功的荣誉。据悉,县教育局先后两次获浙江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优秀,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国家认定等。今年高考一本(一段)上线率、一本(一段)人口万人比和本科上线率、本科人口万人比连续十年列嘉兴市第一,在全省处在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近年来,海盐县将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生机和活力,促进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动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海盐县教育高品质发展,浓墨重彩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县管校聘”

  改革激发教师新动力

  “通过‘县管校聘’改革,愿意做班主任的多了,混日子的少了;愿意挑重担的多了,要求照顾的少了;做事执行力强的多了,不作为慢作为的少了。”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教师由“校管”走向“县管”,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教师管理体制的重大的改革。今年以来,海盐县打破教师管理体制障碍,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经过教职工竞聘上岗,进一步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成为增强教师队伍活动、挖掘潜能,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保证教育教学效益的有力推手。

  “我县将教师关系归于县级教育局并由教育局直接管理,而后由学校聘任,从而使教师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打通了教师交流轮岗中的管理体制障碍。”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从直观结果来看,实行“县管校聘”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将几乎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从教这样的事情了,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学科结构合理,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据悉,近年来,海盐县积极实施城乡名优教师短期互派交流、名优教师下校教育诊断、县城名优教师到农村一年支教服务期、“县管校聘”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及能力水平,造就了一批创新型学校和一大批创新型校长、教师。截至目前,全县有在职特级教师10人,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3人,市名师21人、名校长5人、名校长培养人选7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48人,县名师100人、县名校长7人、名校长培养人选7人,县级学科教学带头人202人,县德育名师64人,县学科教学能手105人,占全体教师的16%。

  农村学前教育改革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去年,海盐县在全市率先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县域内城乡公平和资源统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公益普惠、城乡均等、办园规范、群众满意”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解决了很多适龄幼儿家长的后顾之忧。

  据悉,县教育局从责任职能转移、保教队伍管理、管理水平提升等三大难题着手,破难解困,稳步推进以县城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了财务资产划归清晰、保教队伍管理统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新面貌。

  “以前的农村学前教育都是属地管理,即人事、经费等事项由所在镇(街道)管理。2017年调整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后,实行以县为主的县、镇(街道)两级联动统筹管理,即统筹布局规划、统筹项目建设、统筹经费保障和统筹运行管理。”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海盐县紧紧依托浙江省等级幼儿园评估标准,积极推进幼儿园升级等创优工作。目前,全县共有18所公办幼儿园、28所民办幼儿园,其中上等级幼儿园3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4所,普惠性覆盖面91.2%,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92.2%。计划到2020年,全县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93%以上,公办幼儿园全部达到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