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浙江一半的中学生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

时间:2019-06-24 02:5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最近,您读书了吗?您的孩子读书了吗?

2018—2019是全民阅读“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中期,在全省范围开展一次未成年人阅读状况调查很有必要。为此,浙江省树人阅读研究院、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组织有关专家,采用问卷、会议、访谈、文献及实地走访等方式联合进行了这次浙江省未成年人阅读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万余份,回收有效问卷9618份,其中学前家长卷6458份(电子4585+纸质1873)、小学生卷2035份、中学生卷1125份。本次调查,是我省历年来针对未成年人所进行的样本量最大、年龄覆盖最全的一次阅读调查,通过调研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全省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及偏好、阅读需求、阅读方式、阅读环境等情况,家长的基本阅读面貌及其对孩子阅读的支持情况也在调研中得到反应。

数据显示,我省未成年人具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2018年,我省中小学生的图书阅读率均达到95%以上,学前儿童的阅读率也达到了92.6%,均高于2018年度全国平均水平。在阅读方式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阅读差异。

学前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家长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他们进行阅读。32.2%家长选择在孩子1-2岁时引导他们进行阅读,22.6%的孩子1岁以前就已经开始阅读,21.2%的孩子2-3岁时开始阅读,1%的孩子到了学龄才开始阅读,只有1.7%的学前儿童从未进行过阅读。

将此项数据与家长受教育程度进行交叉分析,专家们发现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开始阅读的时间越早。同时,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也是影响孩子阅读量的重要因素。受过高等教育家长的孩子的阅读量明显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家长的孩子的阅读量,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阅读量越大。

孩子们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吗?

在孩子的成长中,课外阅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成绩导向的驱使下,课外阅读成为了许多孩子们一种奢望。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孩子们在平时放学后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这里,大多数孩子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内,占48.5%,课外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只有9.2%,有高达6.8%的青少年明确表示没有在阅读上面花时间。在过去的一年里,阅读书目在1-5本的中学生占20.3%,读了6-10本的有18.9%,读书量在11-20本的有13.8%,读书量为21-50本占10.9%,读了50本以上有11.1%,一本课外图书也没读过的有4.1%。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在阅读时间与阅读数量方面的数据都明显高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6-30分钟的小学生最多,占33.7%。其次是阅读时间在31-60分钟的,占32.7%,阅读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下的有7.1%,在1小时以上的占18.2%。明确表示没有花时间阅读的仅有1.6%。在阅读数量方面,2018年读了1-5本课外图书的占14.4%,读了6-10本的占12.1%,读书量为11-20本的占15.2%,读书量为21-50本的占17.9%,读了50本以上的高达22.7%,一本书也没读过的仅占1.5%。可见2018年浙江省小学生的图书阅读量是比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态度差异明显。小学家长对于少年儿童的课外阅读总体持支持态度,73.8%的家长非常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19.6%的家长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只有0.8%和0.7%的家长对此持反对或非常反对态度。而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家长这里,只有40.3%的家长持“非常赞成”态度,持“反对”和“非常反对”态度的比率上升到了2.8%和1.1%。

家长对于孩子课外阅读的陪伴足够吗?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