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坚持开放的理念 推进教育国际化

时间:2019-06-21 08:2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5月22日,韩国万钟初等学校28名学生在该校老师的带领下到青白江区大弯小学进行回访交流。如今,这样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在青白江已是常态。

  对一座城市来说,国际化是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的魅力指数;对一方百姓来说,国际化是生活品质、受教育质量等多维度的综合指数。

  2013年,中欧班列(成都)从青白江始发,青白江区由此成为内陆地区对泛欧泛亚开放的门户城市,正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而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彰显魅力、发挥日益突出的重要影响。

  引进国(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推动中小学校境外结对姊妹校全覆盖、积极培育一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青白江区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深入实施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坚持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共赢开放,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大力度的改革,践行教育强区使命,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国际化青白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跨国交流互访

  开拓国际视野

  2月12日,城厢中学校的原创舞蹈《青铜》站上了“唱响五洲”2019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的舞台,在德国柏林乌拉尼亚洪堡音乐厅进行精彩表演并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取得A级最高奖项;4月23日,“2019年中国—俄罗斯创新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在青白江区举行,中俄教育界人士齐聚青白江,就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拓宽教师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5月6日,罗兹第一小学与华沙三语学校师生一行20余人,到区外国语小学和华严小学进行为期9天的访问,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并签订友好学校合作协议……

  走出去,引进来。今年以来,青白江区教育国际化活动频繁、热潮奔涌。

  “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交流互访,学会相互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从小树立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认同,促进中外文化和谐共荣。”正如大弯小学校长程辉所说,交流互访不仅能为中外双方的孩子们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加强教育合作,还能加深双方的友谊,并将这种友谊世代传承下去。

  为更好地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教育国际化的师生队伍,近年青白江区加大干部教师国际化培训交流力度,积极搭建国际化交流学习平台,成功举办“中国·意大利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论坛”“中国·加拿大中小学校长论坛”“成都—芬兰创新教育论坛”“中国·英国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等,就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先后派出200余名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赴英国、芬兰、日本以及台湾等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接待来自美国、俄罗斯、荷兰、意大利、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批次代表团到青白江区开展教育交流。

  在请进来的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开展跨国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大弯小学、华严小学、大弯中学等学校共组织学生300余名赴韩国、新加坡、波兰等国家进行研学旅行交流;大弯中学、城厢学校、城厢中学等学校接待来自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师生来青白江区游学。选派12名优秀教师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国家的孔子学院任教,积极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此外,积极加强艺术交流,举行“海峡两岸情、学生民乐会”,与台湾学生开展国学民乐交流;城厢中学原创舞蹈《青铜》站上了“唱响五洲”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的舞台。

  截至目前,全区20余所学校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等多国学校签订缔结友好姊妹学校协议44个;2018年师生交流互访人数达536人,较2017年增长58%。

  “国际理解教育”

  推进深度融合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双语标志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小国旗……姚渡学校的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国际气氛。在青白江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光是城区学校,这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文化构建、师资培养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打造自身的“国际范儿”。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