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时间:2019-06-18 07:5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2016-07-14 16:02 来源:搜狐教育快讯

原标题: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编者按:中国从1922年开始就按照美国“633”(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的基本学制。从六十年代开始,“633”学制因为时间太长和分段的合理性遭到质疑,直到今天缩短学制的声音仍然存在。在今年两会期间,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建议“将12年学制改成10年一贯制”,并且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7月13日下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分别从基础教育学制要不要缩短,及基础教育如何分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与会教育专家认为作家莫言的观点缺乏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对其提出的“缩短基础教育学制”表示反对,并就如何分段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和“缩短基础教育学制”相比,与会教育专家认为“学制分段”更重要。

搜狐教育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顾明远:支持学校实行“54”学制 但不支持全国统一实行

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就基础教育怎么分段的问题,我提倡九年一贯制(指学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该校初中),但是因为现在的小学和中学是分开的实现比较困难,所以我认为可以实行一校一贯制,也可以异校一贯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中国现行学制存在的问题,不是缩短的问题,而是基础教育怎么分段的问题,即便要缩短也不该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对于为什么支持九年一贯制,顾明远认为学段贯通的好处是课程可以调整了,可以更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而之所以主张“54”制(小学5年,初中4年)是因为小学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育观念落后,而不是学制问题和课业负担的问题,而现在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的知识存在重复的情况。

顾明远认为如果现在全国增加初中的年限,从初中的校制、师资也都要很大的变动。所以应该支持学校实行五四制,但不是统一的全国发文实行五四制。他主张第一步先把九年一贯制实行起来,或者实现异校一贯,让高中阶段选择多样化。

顾明远还建议,九年义务教育可以八年毕业,但是不上高中的话要有一年的职业教育,然后选择就业,而不用将义务教育修改成8年,缩短学制是不可能的。

唐盛昌:现行学制弊端是小升初、初升高两次“强选拔”考试

展开全文

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现行的学制弊端主要在于小升初、初升高这两次“强选拔”的考试体制。因为这两次考试牵扯到所有的学生,小学进初中,全部打乱重新分配,初中到高中又要来一次。

“认为‘应该三年完成的课程两年就念完了’的说法实际上把教育的任务窄化了,除了课本知识的教学,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素养包括核心素养,教育不能忽视立德树人的问题。” 唐盛昌认为,在高中阶段,课程高度的选择性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十二年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什么也非常重要。

唐盛昌介绍说,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已有部分地区也在尝试将高中改为4年学制,除美国外,德国小学就四年,高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向,德国的教育非常注重早期的分流,学生可以选择技术或者选择学术。

“现在来说,小孩真正独立思考,开始形成世界观、价值判断是在初三、高中阶段。所以需要在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学制可以给予最有利的支撑” 唐盛昌说,“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分段在很多国家是多重学制的,所以在这里有一个多重选择,有一个各种学制设计的立交桥的构建。”

王本中:学制的制定必须考虑孩子正处于哪个阶段

中小学读12年还是10年?专家:反对缩年限和过多分段

“应试教育体制的两个关键词是‘高厉害’、‘强选拔’,12年基础教育不管是改成10年、8年,哪怕改成6年,也会有两年照样是复习应试。”在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王本中看来,学制的改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每一段学什么,怎么学;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