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掌门人曹舟南去留之谜:未离开绿城体系 或酝酿新战略

时间:2019-06-09 00:5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掌门人曹舟南去留之谜:未离开绿城体系 或酝酿新战略】一则绿城中国(港股03900.HK)总裁去职的传闻,将宋卫平接班人曹舟南,放诸至聚光灯下。7月28日,“曹舟南去职绿城总裁一职”消息发酵。不过就在当晚,绿城官网作出回应:“曹舟南先生并未离职。”(时代周报)

K图 03900_21

  [摘要] 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绿城的销售从1100亿元、1400亿元到754亿元。按照20%的增长率,今年可完成1600亿元。

  一则绿城中国(港股03900.HK)总裁去职的传闻,将宋卫平接班人曹舟南,放诸至聚光灯下。

  7月28日,“曹舟南去职绿城总裁一职”消息发酵。不过就在当晚,绿城官网作出回应:“曹舟南先生并未离职。”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从绿城内部的多方确认,7月28日当晚和7月29日,绿城中国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曹舟南还在杭州一酒店主持绿城的工作到深夜。

  据知情人士透露,曹舟南并没有向董事会提交辞呈,但基于战略发展上的考虑,随后可能会进行工作调动。进一步消息透露,可能的调岗事宜,在几天前已经向绿城第二大股东九龙仓报备。

  该人士较为肯定地表示,曹舟南不会离开绿城体系。

  3年前,引入中国交通建设(港股01800)集团(以下简称“中交”)后,曹舟南重新归来扛起绿城的大旗。在绿城危难时刻,站到台前稳定军心并非易事。这位跟宋卫平一样有着大情大性色彩的老总,一直在和自己博弈。在中交、九龙仓和宋卫平之间,他需要平衡三方对规模、利润和品质的诉求。

  3年期限

  本次传闻的风波起源于曹舟南和绿城的3年之约—始于2015年6月22日,他成为绿城行政总裁之际。到今年6月底,3年期限截止。

  当时由曹舟南出任总裁,是被外界认为最好的方案。彼时的曹舟南已经在绿城工作了6年。

  接班的工作并不好做。动荡的人心、分裂的体系、混乱的管控模式、低迷的业绩以及未知的前程,是曹舟南接棒时,绿城面临的考验。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多方了解,矛盾和复杂,时常会伴随曹舟南。

  绿城的高管们有一个高管群,每次公司拿到地块,群里一片欢呼。“高兴是一秒钟的,但同时,痛苦也随之而来。”据说曹舟南常这么感叹。

  在总裁之位,曹舟南需要面对的是投资、现金流、利润等等各个维度的管理。这些指标是CEO的天命。他曾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每天都在想绿城的发展,甚至做梦的时候都是。”

  但他不得不面对这些。这跟曹舟南的使命有关。3年后再回看,对比宋卫平年代的绿城,曹舟南时代的绿城有着鲜明的特点:稳健。

  2017年,绿城总合同销售金额1463亿元,创历史新高;26.7亿元的净利润,是3年前的两倍;长期被诟病的净资产负债率降到46.4%的低点;躺在账面上的银行存款及现金有359.8亿元,是历史的峰值。

  到目前为止,绿城手握充裕的“粮票”。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确认,银行存款方面已经超过500亿元。负债方面,总资产负债率不到55%,且净资产负债率指标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曹舟南对绿城有着情愫,这也是他不会离开绿城体系的一大证明。

  “要不就不工作,要工作就会在绿城里工作。” 这位前浙江省财政厅副处长曾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我也是讲情怀的。不然就不会在如日中天的年纪,离开体制。”而想起绿城过往的种种,曹舟南也会流泪。

  曹舟南的付出,得到宋卫平的肯定—85分的高评分,这是任何一位绿城员工都不曾得到过的评分。

  “宋总领导下的绿城是家好公司。”曹舟南认为。截至目前,他依旧还是中交的董事。他对中交也心存感激。“中交让绿城保持了市场化的自由度,并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了绿城资源,帮助绿城做强做大。”曹舟南曾在某次会议上这样评价。

  按照曹舟南自己的总结,过去在绿城的时间,特别是近3年,一是坚决完成了交到他手上的重任,将绿城推向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二是在2010年起创建了绿城代建业务,完成从0到1的变化。

  张亚东空降绿城

  本次事件中的另一主角—张亚东,在八年前已经和曹舟南相识。

  张亚东两个月前空降绿城担任执行总裁、负责绿城党务工作,同时兼任绿城广州公司董事长。此前,他曾任职大连市市委常委及副市长,以及中国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多方确认,张亚东于去年加入中交,他与曹舟南两人在今年春节中交的一次会议上已经见过面。

标签: 绿城中国(43)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