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美国天才教育的过往今生:不以考大学为目的 有单独经费支持

时间:2019-06-06 11: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自从人类产生,教育就一直是个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也要面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进行新变革。特别是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教育在世界范围的交流碰撞、交融互进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常态。

中美教育,作为世界范围内两个最大的教育文化生态圈,不仅已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进行着交流和互动,更在相互影响中创造着更多新的可能,甚至人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对于美国教育异于中国教育的地方,过度吹捧让不明就里的大众产生更多的盲目,对于中西教育的真伪,哪些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哪些是我们需要摒弃的,需要用审视的眼光拨开迷雾,正确对待。美国教育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它们有着自己鲜活的特色和优势,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甚至变革的问题和短板。

坚持平视,直面教育面对的共同困境,应该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态度。

“人”需要学会平视,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用更加开放的视野,学习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需要,更是必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推动我们获得真正的进步,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的交流、交融中更多一些从容,更多一些了解,更多一些适应,更多一些选择呢?

天才班,天生我材必有用

01

美国天才教育的过往今生

国内不少学校都开有重点班、实验班,大多是以文化课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条件。这样做为的是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教育,加速提高考试分数,以达到考好大学的目的。

在美国的公立学校里,同样也有这样相对智商高、成绩好的学生实验班。只不过他们不是以考大学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相应智商的能力。英文是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可翻译成“智优班”(智力优势班级)。中国人习惯叫它“天才班”。

美国的天才班,源于19世纪初,由一批民间教育家发起。1868年,美国圣·路易斯学区的学监威廉姆·哈里斯主导论证,并在本校推行了一个天才学生加速发展的计划。1918年,开始开设正规“天才教育”班。20世纪60年代之后,大规模的联邦“天才班”计划开始实施。经过近百年发展,美国的天才教育日渐成熟。

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也将此作为授权《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法》的一部分。1994年,美国对《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进行了修正,强调学校必须提供天才儿童特殊的活动或服务,以培养发展其特殊的潜能。此后,该法案每年均经国会再度确认,并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的拨款额度。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天才教育”最普及、研究和从教人员力量最大的国家,每个州都有不同实施方法,从小学到高中的公立学校,基本都设有“天才班”。

即使是这样,美国天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仍然经历着激烈的争论和质疑。2004年,美国天才教育研究者科兰杰洛(NicholasColangelo)等编辑出版的《国家被骗:学校如何阻碍了美国最聪明的学生》,对美国天才教育及儿童教育、学习权利保障进行观点阐述。

报告指出,今日美国教育设计和实践并不适合天才儿童的发展要求和努力,聪明的学生被放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在常规而缺乏挑战的教室内,面对同样的教育教学时间、老师、课堂、课程和进度,被迫用一种锁定的步伐去学习低于他们能够和期望学习的东西。他们的梦想和手脚都被束缚住,他们在观望和等待中,慢慢腐蚀消磨了学习的兴趣,变得冷漠或沾沾自喜;对学习感到无聊并放弃努力,往往成为教室里最失败的学生。

报告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天才教育再次成为美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强烈呼吁和明确提出强化美国天才教育的加速发展模式。即通过一种在比通常更快的速度,实施教育规划,推动学生发展。坦率承认个别差异,尊重天才学生的个人选择和努力,以积极帮助、合理干预的方式,推动天才学生的加速发展,成为这个报告的核心内容。

在如今的美国公立学校里,“天才与资优教育计划”有着单独的经费支持,各方面师资配备相对比较好。对于经费充足的学区,可以大量开设,不一定需要达到百里挑一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类似于国内的重点班,尤其是亚裔的孩子,在美国上这种班的很多。

教育不是拔苗助长,教育更不是标准化生产。如何面对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或许永远是教育的努力方向。今天介绍美国“天才教育”的历史,主要想真实地展示其对教育规律本身的尊重和思考。重点班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如何因材施教,孩子适合不适合。

02

Allison和她的天才班学习

Allison如今是是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公立学校九年级的学生了。她从二年级开始,一直在天才班学习。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