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芜湖古城广济寺鸠兹广场及步行街

时间:2018-12-11 06: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芜湖古城是观察团考察的一个重点。据介绍两宋开始,历代的芜湖古城多遭兵火毁坏。至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费时六年完成,其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 “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古城曾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因为县衙门就在公署路上。当时老城区有8道门,有8条街。今天它既不在城市中心,也不在城市之外,保存完好,它安静伫立于城市边缘。

施祖麟教授从踏入芜湖他就想着要亲身感受曾经的“十里长街”。今天观察团一行终于踏上了芜湖古城狭窄的石板路上。在喧嚣浮躁的都市里,十里长街尽头的芜湖古城,依然那样宁静和从容。十里长街曾经是芜湖徽商文化的缩影:长长的石板路、蜿蜒的胡同巷、喧闹的吆喝声、穿梭的买卖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失去往日容颜。走进芜湖古城,南正街、花街、十字街、米市街、薪市街、儒林街、城隍街,走在狭窄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那许多行将消逝的古城旧事。有些老人已经祖辈在这里生活了上100年。可以想象宽宽的石板路边耸立的古老店铺,傍晚时分昏黄的灯火如何闪烁。

米市街就是因为清代四大米市之一而得名的。儒林街则始建于公元960年,因地处夫子庙儒林考场而得名。此街全长363米,宽不过3米,它可是芜湖市最古老的一条街巷。街上的“雅积楼”是明代汤显祖生活过的地方,传世之作《牡丹亭》就是在此完成的。可惜吴敬梓书中所写的“儒林门”,“儒林桥”已经不在了。这里每一条街都着自己的传奇故事。在薪市街,当专家们得知此“薪”非彼“新”,这条街曾经是卖柴火的地方后,不由得大笑。芜湖古城俨然也是“李鸿章家族的第二故乡”,他的许多亲戚全家都在芜湖,曾经富甲一方。今天专家们在古城中还发现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店铺,虽然现在这些店铺并没有多少生意,经营的也多是一些老年人,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这份手艺。专家团评价说,芜湖保留有这样古朴的城区,加上这些坚守手艺的人,这也是一种和谐。

据介绍古城现保存的各类文物资源近30余处,许多资源与我国历史名人有关联。主要有古代、近代建筑、古碑刻以及由南门湾、花街、南正街、儒林街等组成的明清传统街道网。新千年起,芜湖市政府即着手规划如何恢复建设“芜湖古城” ,如何能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多年来专家们的争论不断。据介绍,未来“芜湖古城”保护与开发项目总占地约30 公顷。既要展示芜湖历史底蕴,又保留原汁原味,并且涵盖吃、住、娱、购。会重点对大成殿、城隍庙、周瑜点将台、南正街等文物古迹及传统商业步行街进行修建。同时将新建各类特色街,使之体现出道教、佛教、徽商文化、皖南民俗文化和古战争文化等。建成后将集旅游、居住于一体,具有浓郁江南古城特色的标志性商贸旅游街区。

专家们认为古城所处的位置特别具有优势,如何整合资源,保存现有古迹,恢复历史旧貌,在充分保护好古文物的基础上,设计和建设体现传统文化底蕴,具有创新意识和实用功能的古城景观。如何在古城把文化、旅游、商业、居住和谐集为一体,相当重要。

(二)

在主持的陪同和介绍下,观察团走进了芜湖最著名的广济寺。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历史上广济寺屡毁屡兴,唐朝时,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先在芜湖广济寺结茅庵修持,后去九华山开辟道场,故广济寺又称“九华行宫”。金乔觉圆寂后,被尊为“地藏菩萨”。自唐至今,每年农历七月三十会举行地藏庙会,香火鼎盛。因有着凡去九华山朝拜者,必先于此进香的传统,故称小九华。

广济寺依山而建,层层高叠。由山门、药师殿、大佛殿、地藏殿四重殿堂组成,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山门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两侧是哼哈两金刚。药师殿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灭延寿。大佛殿即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两边是十八罗汉。

登88级高耸陡峭石级,两旁护以铁链,可直上地藏殿。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旁边,有一栋两层阁楼“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