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后湖,艺术家的理想归宿

时间:2018-12-10 12:1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后湖,艺术家的理想归宿

  12月7日,长沙市岳麓区,风景如画的后湖。 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郑旋

  湘江西、麓山南,有水一方名曰“后湖”。经过生态修复、有机改造、产业培育后全新打造的后湖国际艺术园,12月9日将开园揭开神秘面纱。

  对比北京798、成都蓝顶、上海红坊等国内闻名遐迩的艺术园区,后湖国际艺术园是否能够独树一帜,茁壮成长?近日,记者走进后湖国际艺术园探访,试图寻找答案。

  艺术氛围正浓厚:百余名知名艺术家扎堆入驻

  笔直挺立的红色砖瓦房,波光粼粼的后湖,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朱训德的工作室外,道路、管网等各种提质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走进他的工作室,一幅宽约15米、高达4米的绘画作品装裱精美,十分抢眼。“这幅《听泉》,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朱训德看来,后湖既满足了他的创作需求,又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

  40多年来,就读、任教、生活,让朱训德对后湖情感深厚。2013年,他将工作室搬到后湖,那时,并没有出现国际艺术园的概念,后湖的综合治理也还没有开始,他只是单纯地看好这个地方。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高校扩招,后湖依托毗邻大学的优势,迅速汇聚起艺术培训机构200余家,每年培训各类艺考学生4万余人,一度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培训基地。

  当培训行业经过爆发式增长后,人潮拥挤的后湖尽管安静下来,但艺术气息犹在。“衔接麓山、湘江、岳麓书院,环绕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放眼全国,很难找到这样的艺术区。”朱训德认为,后湖不仅自然风光绝佳,人文底蕴更是得天独厚。

  后湖国际艺术园的运营负责人赵荣军也早就觉察到这一点。

  2012年,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赵荣军,发现培训机构陆续撤离后湖后,有大量旧房民居空置。经过再三思虑,他忍痛把自己经营多年的众森美术学校关停,拿出50万元,租下后湖中心“桃花岛”,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和改造。

  “我就觉得,后湖可以成为艺术家的一个理想家园。”赵荣军认为,湖南艺术家单个力量都很强,但需要好的平台推动形成合力。

  他没想到,这一改造,刚好与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和西寻找工作室的需求不谋而合。陈和西入驻后,段江华、坎勒、党朝阳等20多位湘籍艺术家又纷至沓来,开设个人工作室,形成氛围浓厚的艺术园区。

  2015年,在参观朱训德、陈和西等人的工作室后,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肖小裘也怦然心动,选择扎根后湖。现在,经过改造的两层小楼,床铺、沙发、甚至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俨然成了肖小裘的“家”。

  这个堪称劳模的雕塑家每天忙个不停,在他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大小不一的雕塑作品和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认为:“对艺术家来说,心无旁骛地从事创作最重要。”

  据悉,后湖国际艺术园目前已有百余名艺术家签约入驻,涵盖油画、国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成为湖南聚集艺术名家最多的区域。

  集聚效应渐显现:文创企业相继落户抱团发展

  今年3月签约,5月正式入驻,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湖南集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值已经超过4000万元。几年后,预计每年产值可达2亿元。

  作为后湖国际艺术园最早入驻企业之一,湖南集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充分享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建筑专业提供的人才储备,以及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便利。

  不仅如此,在园区一次入驻企业交流会上,湖南集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链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拍即合,共同成立湖南链道千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面向共享酒店、农庄等旅游产品项目进行建设、投资和运营。

  “一方想做建筑项目的设计建造,一方想做酒店投资运营。”两家企业负责人坦言,在后湖,他们找到了抱团发展的机会。

  后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决定了它发展文化产业的禀赋。而让处在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汇聚在一起,达成协同合作,打造共同发展的空间,这是后湖国际创意小镇建设的直接目的。

  “我主要从事城市叙事空间研究,就是把文化弘扬到空间里去,与电影、文学等艺术表达方式整合,让建筑散发出区域的生活记忆和历史气息。”作为后湖国际创意小镇运营负责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楠十分看好后湖的空间价值。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