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5万元报名高考“保过班“换来268分,考生告了培训机构

时间:2018-11-28 18: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法制网讯 记者 徐鹏 通讯员 张洁 王泽原 父母给即将高考的孩子花费5万元报了文化课“保过班”,达不到约定分数不仅退钱还有额外补偿。但最终,孩子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承诺分数,孩子起诉辅导班,要求退学费和补偿款共7万元。近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为双方均存在过错,酌情判决培训机构返还辅导费1万元。

    2016年3月,17岁的许一杰刚结束艺术统考。为了考入理想学校,许一杰(化名)和父亲在济南找到了一家文化课培训班,并和培训班负责人李佳静(化名)签订了一份“保过协议”。

    协议中,双方约定许一杰自2016年3月11日起参加文化课辅导协议班,学习至2016年6月6日学期结束(三个月);辅导总费用为5万元整;李佳静承诺如果因非不可抗拒因素,许一杰2016年山东省高考文化课未过285分,需退还已付的5万元,并额外补偿2万元。

    此外,双方还约定,课时安排为一对一课程100节(每节2小时),小班课程适当进行。在合同履行期间,李佳静共向许一杰授课一对一课程56节,小班课程200节。

    在2016年夏季高考中,许一杰成绩为268分,没有达到文化课285分的成绩要求,许一杰和父亲要求退钱,李佳静则表示,学校已经履行了培训义务,孩子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拒绝退款。双方闹上法庭。

    一审中,历下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由于高考成绩受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教学方法等多重因素影响,该协议中对“成绩与退费”条款的约定加重了甲方(培训机构)义务,显失公平。鉴于培训机构已根据许一杰的学习情况安排了相关课程,履行了相关的培训义务,受教育者应当支付其相应的培训费用。许一杰及其监护人现要求培训机构全部退还学费5万元,理由不当,依法不予支持。鉴于高考文化课成绩事关学生个人和教学方法双重因素,法庭遂依法酌定判决:额外补偿金由学生和学校各承担一半,即培训机构需补偿学员许一杰1万元补偿金。

    二审中,济南中院认为,双方当事人在明知2016年6月7日、8日两天为全国统一高考时间的情况下,签订2016年3月11日入学至2016年6月6日结束的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合同,约定时间本身不足三个月,导致客观上该份合同不可能履行完毕,对此双方当事人均存在过错。

    另外,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由许一杰签名、认可的上课记录可知,自5月30日至合同结束时,许一杰并未按时到学校接受培训,该行为对培训机构未履行完合同义务及实现合同目标也存在影响。综上,许一杰未按协议按时上课,培训机构亦未完全履行涉案合同规定的全部课程,双方均存在过错,均应承担合同未达到预期目的的责任。

    最终,法庭对一审判决1万元补偿金的性质依法纠正为辅导费,判决李佳静返还辅导费1万元。

     法官提醒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VIP保录”“协议保过”等“天价”培训项目,很多人误以为报名参加培训,就能大幅提升成绩,就算最后没有通过考试,仍有退款协议作为保障。实际上,协议本身就存在诸多风险。“保过”不一定靠谱,商家反悔总能找到说词,退款维权之路并不一定是坦途。对于学子来讲,理性选择、潜心学习、自我提升才是根本。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