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1 08:0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9月1日起,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不仅从小学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还从语、数、外学科扩展至所有学科。从本学期开始,所有小学生将收到各学科A、B、C、D的等第制评价和评语,帮助老师和家长更清楚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避免"分分计较"。
不能将分数与等第简单对应
"对我们来说,等第制向中高年级推广,首先是一个观念调整问题。"宝山区行知小学校长肖敏坦言,"我们是从百分制过来的,之前不少教育实践的教学评价,也以百分制为主,要马上接受并全面推行这一新举措,并不现实。从学校教学管理、一线教师实际操作来说,都需要一个深入理解、统一标准的时间。"
在她看来,等第制评价在一二年级中已经施行得较为成熟,且正在摸索自身特色。比如,学校为一二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精心设计了"欢乐蹦蹦跳""妙语句句逗""数学大王国"等活动,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自然、音乐等学科知识能力的评价融于一体。活动中,学生们跳跳、唱唱,读读、背背、说说、算算、摆摆、想想,争得闯关"大拇指"。活动后,写下"大闯关、小收获",评评自己的活动表现。精心设计的游园活动,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然而,如简单将其具体做法扩展到中高年级,并不现实。首先,从对知识量、知识理解深度、知识点运用能力等要求来看,中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有一个较大跨越。这个台阶的存在,让等第制在中高年级全学科的推行,需要探索新的路:既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能体现不再分分计较的初衷。
"这不能沦为一种‘换算评价’。"肖敏认为,不能简单将学生百分制考试成绩与等第一一对应,"90分以上算优""80分以上算良"……这与此前的评价方式可谓换汤不换药。"等第制推行的一个要点,在于纵向评价,也就是更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比昨天的自己提高了,就是进步,就从评价维度上得到肯定。"肖敏说,如何做好等第制评价的推广实行,许多校长、老师思考的另一个重点是过程,即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这种对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记录,也应是评价改革的核心。
等第看似差异小实则分得更细
在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等第制"评价已实行了4年,且从试行开始就覆盖了所有年级和所有课程。
全面铺开等第制评价系统,是基于打一小学强大的课程体系支撑。"小学阶段的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打一小学副校长杨颖晖说,所以等级制的评价体系,可以加入许多试卷之外、课堂以后的内容。"对一个孩子进行多维度评价,就需要观察和了解他在各方面的表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校内外活动,让这样的评价体系有了更客观的参考依据。"
从百分制到四个等第,看似差异变得小了,但根据打一小学的评价体系,其实却是分得更细了。拿语文学科而言,每周四午休20分钟,打一小学的阅读小站按时"开张"。每个学生阅读态度是否认真,字句能否正确阅读,能否坚持每周阅读一到两本课外书,都成为语文学科中的一项评判标准。每节语文课前的2分钟,是学生阅读时事的时间,是否关注到了大小时事、能否大声进行准确表达,都被"量化"到每个具体的评价标准。"有些学生,语文卷面成绩或许只处在中等水平,但他的PPT做得很好,表达能力很突出,愿意阅读时事,我们能说他的成绩不好吗?"
打一小学教导主任、杨浦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张丽认为,等第制评价系统的推行,主要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当年百分制"和别人比",到如今的"和自己纵向比"。
张丽向记者展示了数学学科一到五年级不同的评价标准。从一年级的"大声回答问题"到五年级"清楚表达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从一年级"独立完成作业"到五年级"团队合作完成一个数学题的解答",每一年的评价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完善过程。在张丽看来,等第制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到数学学科,学生能否学会"争辩""发现"甚至"学生互评",都被纳入评判中。而这些,也是未来数学学习中自主思考、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培养途径。
除了语、数、外,打一小学的所有课程,都已用了等第制进行评价。"有些孩子或许五音不全,有些孩子可能没有运动天赋,如果按照原来的评分,他可能就会不及格。"杨颖晖说,"但如果他有表演天赋,积极参加各种音乐和体育社团,或者能在课外积极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健身习惯,一样可以得到优秀评价。"杨颖晖说,这样的"优秀",对于他们发展个人所长而言非常重要。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入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