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1 07:4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標題:明年高考一本二本合並
昨天,市教委公布高考改革相關細則,未來三年高考,年年有新政——
2019年高考,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並為本科普通批﹔2020年起,施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統考三科,選考三科﹔2021年,英語增加口語考試。
新高考選考科目成績5等21級
2020年高考起,本科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選考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總分750分。等級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考生自選3門。2020年6月,本市將進行首次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
考生選考的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時,不僅看卷面成績,還要看排名。市教委昨日公布等級性考試賦分細則,每科成績分為5等21級。
考試成績將由高到低分為A、B、C、D、E5等,其中A等佔15%,B等佔40%,C等佔30%,D等佔14%,E等不超過1%。5等又分為21級,各等各級比例按最接近比例確定。其中,A1為滿分100分,E賦分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例如小明高考選擇了物理、歷史和地理三門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其卷面成績分別在選考該科目的考生中排到20%、5%和13%,對應的等級分別為B1、A3和A5,根據等級折算規則,計入本科高校錄取總成績的分值分別為85分、94分和88分。
市教委介紹,本市對近幾年考生高考成績數據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和測算,在排除了原始分、標准分等方法后,分別使用累積比例法和標准正態分布法對多年來的全部科目高考成績進行了實証研究,並征求了各方意見。
等級折算賦分方案借鑒了試點省市經驗。從第一批和第二批試點省份情況看,等級折算賦分成為多數省市的基本共識,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較為成熟的方法,社會反應整體平穩。同時,該方案符合北京實際情況,與考生高考成績分布吻合度高,與本市高考招生計劃的分布情況非常匹配,有利於引導普通高中教育教學,也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
除等級性考試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還包括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市教委明確,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才能選擇參加對應科目等級性考試。
批次合並擴大選擇空間
2017年高考錄取,本市將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並。市教委表示,從實施情況看,總體平穩,院校數量和志願數的增多擴大了考生的選擇范圍和空間,同時有利於引導高校注重內涵發展,發揮自身優勢、提高辦學質量和競爭力。在此基礎上,本市將繼續深化本科錄取批次改革,擬於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並為本科普通批。
2018年高考起,英語聽力考試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前一年12月和當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高考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
豐富學生升學途徑
市教委介紹,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后,本市考生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的途徑主要有統考統招、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等。
高職升學途徑主要有統考統招、高職自主招生、高職單考單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逐步使高職分類考試招生成為高職招生的主渠道。高職院校對普通高中生和中職生分別制定測試辦法,普通高中學生綜合考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中生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中職生在文化課筆試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逐步提高通過分類考試錄取考生佔高職院校招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
北京高考改革進程
2014
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出台調整和規范高考加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四個相關配套文件。
2015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北京市出台了調整和規范高考加分工作方案。
2016
研究制定並發布了《北京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
2017
進行錄取批次改革,將本科二、三批次進行合並﹔研究制定並發布了《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兩個配套文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