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时间:2018-11-10 09:2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2017-04-15 10:12 来源:淮安市教育局 教育学 /校长

原标题:【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上江苏最强教育微信

看当前最好教育文章

zhong

老师,离开ppt的课堂你还能想象吗?

当大多数学校都在提倡使用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纷纷举办课件培训和比赛时,在北京,却有一所学校反其道而行之,宣布“限PPT令”,至今已经实行了三年。乍一听,“限PPT令”这样的规定在当下未免显得奇葩,其实当时就连该校的许多老师都瞪大了眼睛……

【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不是让老师跟上时代么?为什么要排斥多媒体技术?然而,在今天看来,三年前这个以保护学生视力健康为出发点的决定,似乎意义更加深远。

三年过去了,在“禁用、限用”的制度要求下,这所学校的课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限PPT令”实行了三年 效果“出乎意料”

“板书是最接地气儿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

当今,大多数学校都在提倡使用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在北京,却有这样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略显“奇葩”的规定:

“一二年级禁用PPT,其他年级限时使用PPT。”

这所学校就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当时,郝玉伟校长主要是围绕学校三元全息课程向大家解释: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保护学生视力,是学校“个人与健康”领域的育人目标。

事实上,今天看来,郝玉伟校长围绕这个决定的设计要远比这个解释丰富。前不久,该校长将一题为《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成,而不是让媒体、动画夹在老师和孩子中间》的文章发表在京城教育圈公众号上,透露“限PPT令”背后的故事,文章观点鲜明,用实行这规定后的具体反馈说明了传统板书于教学的重要性。

“限PPT”后,课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以前一直习惯把PPT当线索,上课的过程就是走教案的过程,更多的时间花在完成教学任务,走完教学流程,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现在没有了PPT,我有了更多时间看孩子的眼睛,听孩子发言,感受他们真实的想法。”

这是该所学校语文教师韩沐娟的回答。该校校长郝玉伟在文章中将这种回归传统的课堂归纳为“目中有人”、“以人为本”、“互动交流”三个特点:

“这样的课堂,是目中有人的课堂,老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成,而不是让媒体、动画夹在老师和孩子中间。课堂上,粉笔板书一方面体现了教学思路,一方面随着学生的生成,留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痕迹。”

“这样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材和课型不同,采取先讲后写、先写后讲或边讲边写的方法。板书的书写,也是适合学生思考速度、思维发展的课堂。老师把握时机,也使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配合更加默契。”

“没有了PPT的‘牵绊’,老师离开教室里的多媒体展台,走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交流更多了,对学生的关注多了,活动开展更充分了,对课堂的生成更加重视了。”

【教师】这所学校竟然禁止老师上课使用ppt!离开ppt的课,你还敢上吗?

这样最朴实授课方式的回归,也许就是许多人记忆中“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的教师形象。

PPT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看看老师怎么看!

其实,中小学使用多媒体手段已是普遍现象。但从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的反馈来看,“限PPT令”确实效果显著,那是不是说明我们应该抵制这个多媒体技术浪潮,回归传统的教学了呢?

实际上,该名校长的文章一经发表,在各种教育类媒体转载中便收获了许多观点争鸣,大家各抒己见,再次引发关于传统教育与技术之间如何取舍的争议。无独有偶,《光明日报》曾经就这个论题做过关于传统教育与技术之间如何取舍的采访,其中引用的观点也颇具代表性:

支持方

PPT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