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谈天说地五分钟 听说训练真轻松

时间:2018-11-08 16:5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热点推荐
  >>南方地区教师招聘 >> 北方地区教师招聘
  >> 西北地区教师招聘 >> 直辖市教师招聘

  >> 教育局招聘 >> 教师面试攻关策略 >> 简历封面

  本周热点“围城”内外论教师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就用谈天说地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素质作阐述。

  【关键词】谈天说地  听说训练 具体做法 理论依据 学法指导

  按《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课改实验已在我市全面展开,检验其成果的方式之一是新中考,试卷最大特点是出现语文中考听力题目,引起了全市师生的关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所任教的班开展“谈天说地五分钟”活动,历时一年,效果很佳,提高了学生的听说素质,更有意义的是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新空间。

  ●具体做法:

  一、时间安排。把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一歌”改为“谈天说地五分钟”,用固定形式安排好。

  二、活动内容。(一)紧扣语文听力测试的主要测试点。语文听力试题一般由五个小板块组成:1、正确认读现代汉语的字音。2、正确掌握朗读的停顿规律。3、听话中抓要点,抓中心句。4、对生活化的材料(新闻)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5、对生活化的材料(辩论)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

  针对以上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阅读报刊、收听新闻广播等多种渠道,随手记录有关时事新闻、天文地理、名人趣事,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各种信息,作为“谈天说地”的内容。

  这项内容是针对“谈天说地活动”中说者而设计的。

  (二)培养良好的说听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

  “谈天说地”活动就是让说者与听者都积极参与的活动,多听是提高听力的前提,要在“听”的过程中准确获取信息,就要求说者说得准确。具体是指:一要听记说话内容的中心要点,不凭兴趣听;二是要注意力集中,训练必要的听力技巧;三是学会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不错写、漏写。

  这项内容主要是针对“谈天说地”活动中听者而设计的。

  三、组织形式。“谈天说地”,以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说”,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听

  记”的形式开展,这样可以让全班同学在五分钟里“全民动手”。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可把前后两桌的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组内搜集材料,按中考听力试题形式讨论命题,组织答案(用小黑板出示)。每次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说,遇到辩论、故事等则由组员协助完成。这样四个轮回后,全班每个同学都至少有一次到讲台“谈天说地”的机会,还有一百多次听记“谈天说地”的机会。

  ●理论依据:

  据现有的理论研究表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四种能力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如果某种能力缺陷,协同发展中其它三种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而“谈天说地五分钟”活动,综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言语视觉(读)、言语听觉(听)、言语动觉(说、写)这三个言语分析器官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

  ●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教学中只注重“读、写”而轻视“听、说”,其实“听”位居“听、说、读、写”之首,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听”,速度快,信息量最大。“说”是为了“听”,“说”要为“听”服务,说得准确、说得清楚,才会让“听”的训练更有效,老师要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效果才会更佳:

  听说结合:听别人讲故事,听同学、家人叙谈,听广播,听街头巷议,这其中的“听”是接受信息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听记、听思、听说,学会听的方法,掌握听的技能,养成听的习惯,为听说打良好的下基础。

  “谈天说地”活动就是把说者和听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说的说得准确,有条理,听的才会听清楚,听明白。

  读说结合:在“谈天说地”活动中,约有80%的材料来自课外。一个学期下来,全班发言一百多次,没有一个重复。学生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外材料,从而形式听力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1)积累且能正确的说普通话;(2)读说时要态度自然;(3)体会读说材料,有感情地读说材料。

标签: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