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在对中小学师资情况做出了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几乎都是“娘子军”,男性教师太少,孩子多被女性家长带大,“由于普遍成长于女性行为范本为主导的环境下,在基础教育中,部分男孩展现出内向、柔弱、胆怯等性格特点”。
所谓“男老师荒”“男子汉危机”,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了,早在1980年代就被热热闹闹地讨论过了。之后的讨论余脉不断,2010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推出《拯救男孩》一书,直言男孩危机就是教育危机,又引起过一波关注。
现在回头看,“男老师荒”“男孩危机”这个话题,应该有一个祛魅过程,将之建立于科学的性别意识之上进行再叙述,破除其中的伪问题。
首先,“男孩危机”“男孩女性化”本身是不是伪问题?男孩“内向、柔弱”是不是由女教师造成的?
女老师成为小学、幼儿园的主流,已经有二三十年历史,但是,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显示中国男孩子整体上呈现“女性化”,甚至没有一项科学的指标能够刻画“女性化”;也没有数据显示“男性女性化”之后对社会造成危害。所谓“女性化”很多时候只是家长个人的观感,甚至很多时候“文静”等品质,是城市化、现代文明带来的,比如男孩子找不到“野”的地方,更喜欢宅在家里。
将男性、女性性别角色截然对立,要求男孩子就不能喜欢跳舞、缝纫;女孩子就不能喜欢修修补补、敲敲打打,这种性别教育本身就是相当落后的。放在如今男女平权、女权主义话语崛起的背景下,要求男孩、女孩必须满足某种“刻板印象”,本身就显得很落伍。
此外,缺少男性老师,是不是一定导致男孩子的性意识倒错,女性老师就不能培养男孩正确的性别意识了吗?
其次,幼儿园、小学的“男教师荒”,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但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呢?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之下,家庭成员的大致分工,是男方承担更多的养家责任;女性更多承担财务防御型角色;从职业选择上说,男性更愿意去担任进取型的高风险、高收入岗位,如建筑、IT、销售、律师等等,而女性更多倾向于收入稳定的岗位,如行政、财务、教师、护士等等。所以,大都市有“IT男+事业单位女”的经典搭配,这对小家庭来说也是一种收入风险的“对冲”机制。
以目前中国幼师、小学的教师收入水平来说,支撑起养家的责任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这是很多男性不愿意当幼儿园、小学老师的原因,说白了,这份工作难以担起养家的重担。80年代有句口号叫做“让教师成为阳光下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如今看这个目标还是任重道远。很多师范、幼教专业,报考的男生很少,之前就有院校提出“政策性倾斜”搞降分录取,结果“按下葫芦浮起瓢”,又引发了男女平等的质疑。
所以,解决“男教师荒”的真正路径,不是对男生搞“倾斜”,而是真正让教师——特别是幼教、小学教师岗位——在收入上得到重视,让男性能通过从事教师工作担当得起养家的职责。(沈彬)
深圳市福永中学
深圳市福永中学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学校占地46495平方米,倚山望海,环境优...(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郑州外国语学校
郑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郑州外国语学校欢迎您...(128)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雄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名单
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南雄市黄坑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广东省...(67)人阅读时间:2023-04-28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寄宿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前身为建...(73)人阅读时间:2023-04-28【教育】巫山县中学信息
巫山县中学信息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类型代码举...(166)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