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时间:2018-11-06 17:5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超七成认同老师工作辛苦近九成支持孩子的“教师梦”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7日电 教师节前夕,作为千万家长信赖的家校沟通平台,晓黑板发布了主题为“家长眼中的老师”的问卷调查报告,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家长心中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晓黑板APP向家长用户发起“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两周内共计收到11077份有效问卷。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作为致力于提升家校沟通效率的公益APP,晓黑板被全国3万多所学校的30万老师自愿使用,覆盖了中国1000万家庭。发布此项问卷是旨在了解家长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共建良好的家校沟通环境。

  近半数家长希望老师平易近人

  晓黑板通过对一万多份数据的整理,勾勒出了广大家长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但是该调查显示,现在家长更希望老师是平易近人的。其中,有46.3%的人希望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还有28.5%的家长认为,老师应该具有“幽默风趣”这一性格特征,仅有25.2%的家长希望老师“严格、有威慑力”。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在被问及“你认为最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83.5%家长希望,孩子和老师之间能保持一种“上课师生、下课朋友”的平等关系,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对于老师应该具有的素养,“教学经验丰富”、“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公平、对孩子一视同仁”这三点都得到半数以上家长的关注,学历高低不再左右家长对老师的评判,仅5.4%的家长表示希望老师“学历高”。

  在被问及“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时,“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向上的三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三点,家长认为影响最大。其中42.4%的家长认为,老师最能影响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孩子年龄段不同,家长想法也不同

  该调查以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组学龄为划分依据,对数据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随着孩子学龄的增加,家长侧重关心的教师素养有所不同。

  关于老师的性格特征,在各学龄阶段家长心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都排在首位。但随着孩子学龄的增加,家长越来越期望老师“严格、有威慑力”。记者发现,幼儿园、高中家长希望老师具备“严格、有威慑力”的性格,占比分别为11.3%和30.5%。

  通过电话采访,记者了解到,幼儿园和小学低龄阶段的家长,更多地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希望老师能多照顾孩子。而随着孩子长大,开始适应在校环境后,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希望老师能够严格要求孩子。

  因此,对于老师应具备的素养,幼儿园的家长更看重老师是否能“公平、一视同仁”,小学的家长则看重老师“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初、高中的家长则希望老师“教学经验丰富”。

  在调查数据中,有一点引起记者的关注。随着孩子学龄的增加,家长认为老师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影响逐渐减少,而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的影响却在逐渐增加。

73.6%的家长认为老师工作

  教师节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在家长心目中地位如何?

  晓黑板的这项调查显示,很多家长表示理解老师的不易。当被问及“如果听到一个老师想要辞职,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时,很少有家长认为老师是在抱怨“工资低、待遇不好”,73.6%的家长认为是老师这个职业“工作累,还不被理解”。

  记者采访中得知,幼儿园阶段可能是家长最容易有情绪的时期。一是由于不少父母忙于工作,照看孩子多由老人承担,而隔代教育会给老师的工作增加部分困扰。二是随着家长的年轻化、知识化,必然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晓黑板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老师工作中会遇到什么困扰”这个问题,小学、幼儿园的家长更多地认为是由于“家长不理解”,初、高中家长则认为“孩子不听话”给老师带来的困扰更大。

晓黑板发布“家长眼中的老师”问卷调查报告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